法医学著作。清·许撰。4卷。本书为《洗冤集录》的一种增注本,除校录该书原文外,每段均加眉注小标题,另有评论、释义,使读者易于理解。作者本人通过多年的验尸实践,根据尸骨实物重新绘制了比较确切的全身骨骼解
书名。又名《痘疹正传必读》。6卷。清·沈巨源撰。刊于1696年。卷1~2论痘症各期的症治;卷3~5集引古今治痘理论与医方。作者于痘疹理论,宗费启泰《救偏琐言》一书;在治疗上,对攻下之法尤为重视。
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士宗,浙江钱塘人。年少时家贫,自学通俗医书,后随张志聪学医。张志聪撰《本草崇源》,未竟而卒,世拭继之,并曾纂集张志聪所注解的《伤寒论集注》。对《内经》加以注解而成《素问直解》(1
书名。又名《伤寒论后条辨直解》。15卷。清·程应旄撰于1670年。程氏以方有执《伤寒论条辨》内容,根据个人对仲景原文的理解,“条其所条,辨其所辨”(见自序),并以仲景原文及《伤寒论条辨》、《尚论篇》的
生机勃发,推陈出新。《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:“春三月,此谓发陈,天地俱生,万物以荣。”张志聪注:“春阳上升,发育万物,启故从新,故曰发陈。”
古病名。见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十。即蛊注痢,详该条。
《灵枢经》篇名。本篇首论气为上膈之证,故名。内容从气为上膈、虫为下膈两方面作为讨论的纲领,着重阐述膈证中属于虫痛的病因、症状和疗法。
病证名。见《银海精微》。由脾胃邪风积热,上壅于目所致。胞中蠹肉壅起,初小渐大,摩隐瞳人,眼胞湿烂,眵泪胶粘(《医宗金鉴·眼科心法要诀》)。治宜祛风泻热。用通脾泻胃汤加减,并可劆洗去瘀。
出《天宝本草》。为阴地蕨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温肺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