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药方剂>禹功散

禹功散

儒门事亲》卷十二:禹功散

药方名称禹功散

处方黑牵牛头末120克茴香30克(炒)

制法上为细末。

功能主治行气消肿,逐水通便。治阳水、阳黄,便秘脉实,元气未虚者。

用法用量生姜汁调3~6克,临卧服。

或加木香30克。

摘录儒门事亲》卷十二

寿世保元》卷五:禹功散

药方名称禹功散

处方陈皮半夏(姜制)赤茯苓猪苓泽泻白术(炒)木通各3克 条芩2.4克升麻0.9克甘草0.9克 山栀子(炒)3克

功能主治治膀胱有热,小便不通,诸法不能奏效者。

用法用量上锉一剂。用水400毫升,煎至200毫升,不拘时服。得解而止。

备注原书云:此方服后,“妙在探吐,譬如滴水之器,闭其上窍则不沥,拔之则水通流泄矣。”

摘录寿世保元》卷五

猜你喜欢

  • 五子全鹿丸

    药方名称五子全鹿丸处方金樱子(去核)枸杞子(酒洗,去蒂)菟丝子(制如前)黄柏(去粗皮)各2.5千克 白茯苓(去皮)牛膝(去芦)杜仲(去粗皮,姜汁炒)各1千克车前子(洗净)500克五味子(酒洗)750克

  • 白杨汤

    药方名称白杨汤处方白杨皮(取东南面皮,去地3尺以来,去苍皮,勿令见风,细切)半斤。功能主治风毒攻肌肉,皮肤浮肿。用法用量用水1升,煎至7分,去滓热洗。以肿消为度。摘录《圣济总录》卷一三六

  • 柴芍参苓散

    药方名称柴芍参苓散别名柴芍参苓饮处方柴胡5分,芍药5分,人参5分,白术5分,茯苓5分,陈皮5分,当归5分,甘草3分,丹皮3分,山栀(炒)3分。制法上为末。功能主治脾胃不和,饮食少进,或呕吐泄泻。小儿肝

  • 连翘黄耆汤

    药方名称连翘黄耆汤处方金银花、黄耆、当归、连翘、甘草、蜈蚣一条(去头、足,酒炙)。功能主治疔疮因食瘴死牛羊,足生大疔,如钉入肉,痛不可忍者。用法用量加生姜,水煎服。摘录《准绳·疡医》卷二

  • 金伤散

    《外科精义》卷下:金伤散药方名称金伤散处方白及3两,陈石灰(风化)2两,桑白皮2两,黄丹2两,白附子1两,南星1两,龙骨1两。制法上为细末。功能主治辟风,止痛,生肌。主刀镰斧伤。用法用量每用干贴之。摘

  • 大断下圆

    药方名称大断下圆处方高良姜(去芦)、赤石脂(研)、干姜(炮)、龙骨(研),各一两半;肉豆蔻(面裹.煨)、牡蛎(火煅)、附子(炮.去皮.脐)、白矾(枯)、诃子(煨.去核),各一两;细辛(去土.叶)七钱半

  • 柳枝汤

    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三十四:柳枝汤药方名称柳枝汤处方柳枝1握(切)地骨皮细辛防风(去芦头)杏仁(汤浸,去皮、尖、双仁)蔓荆子各30克 盐15克 生地黄200克(切)制法上药细锉和匀。功能主治治齿根出露,摇

  • 虎骨木通汤

    药方名称虎骨木通汤处方虎骨、木通各等分。功能主治一切麻木痹证,痛风历节。用法用量水煎,频频多吃。摘录《医学从众录》卷七

  • 归耆饮

    药方名称归耆饮别名四神汤、回毒金银花汤、四仙饮处方当归8钱,绵黄耆5钱(生),金银花(净)5钱,甘草(生)3钱。功能主治脑疽背痈,毒盛焮肿;及虚人肛门发毒。疮疡作痛隐隐,气虚不能焮发,而色变紫黑者。用

  • 艾汁涂方

    药方名称艾汁涂方处方艾1两(锉细)。功能主治一切癣。用法用量以酽醋半升,煎取浓汁,去滓,涂摩癣上,日3-5次。摘录《圣济总录》卷一三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