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世补斋医书条。
出《新修本草》。为松花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为石蒜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外科正宗》卷四。又名唇瞤、唇颤动,本病多因胃经湿热,外感风邪,风热相搏而成。多发于下唇。初起红肿发痒,继则破裂流水,痛如火燎;如风盛过燥,则口唇干裂脱屑,状若无皮,日久口唇瞤动不止。治疗:初
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即督脉络脉。详该条。
见《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即满山红,详该条。
见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五十一。即月经不调,详该条。
气功功法。结合意引、存想以进行锻炼的一种“食气”方法。见于《云笈七签》卷59中。其功法:①不拘时节,但觉饥时,即行咽气纳新,不用闭气,不求饱满;②新气上来,则旧气(浊气)下泄,当任其自出,不得抑秘;③
见《药材学》。为木防已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王伯龙《养儿宝》。即差经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