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药材>糯稻根

糯稻根
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糯稻根

药材名称糯稻根

拼音Nuò Dào Gēn

别名糯谷根、糯稻草

来源禾本科稻属植物糯稻Oryza sativa L. var. glutinosa Matsum.,以根状茎须根入药。夏秋两季(北方秋季)糯稻收割后,挖取根状茎及须根,洗净晒干。

性味甘,平。

功能主治养阴,止汗,健胃。用于自汗,盗汗,肝炎。

用法用量1~3两。

摘录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
《中华本草》:糯稻根

药材名称糯稻根

拼音Nuò Dào Gēn

别名糯稻根须、稻根须、糯谷根、糯稻草根。

来源药材基源:为禾本科植物糯稻的根及根茎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Oryza sativa L.
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两季,糯稻收割后,控取根茎及须根,除去残茎,洗净,晒干。

原形态稻 一年生栽培植物。秆直立,丛生,高约1m左右。叶鞘无毛,下部者长于节间;叶舌膜质而较硬,披针形,基部两侧下延与叶鞘边缘相结合,长5-25mm,幼时具明显的叶耳;叶片扁平,披针形至条状披针形,长30-60cm,宽6-15cm。圆锥花序疏松,成熟时向下弯曲,分枝具角棱,常粗糙;小穗长圆形,两侧压扁,长6-8mm,含3小花,下方两小花退化仅存极小的外稃而位于1两性小花之下;颖极退化,在小穗柄之顶端呈半月形的痕迹;退化外稃长3-4mm,两性小花外稃,有5脉,常具细毛,有芒或无芒,内稃3脉,亦被细毛;鳞被2,卵圆形,长1mm;雄蕊6;花药长2mm;花柱2枚,筒短,柱头帚刷状,自小花两侧伸出。颖果平滑。花、果期6-10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水稻的栽培区。

资源分布: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水稻的栽培区。

性状性状鉴别 全体集结成疏松的团状,上端有分离的残茎,圆柱形,中空,长2.5-6.5cm,外包数层灰白色或黄白色的叶鞘;下端簇生多数须根。须根细长而弯曲,直径lmm,表面黄白色至黄棕色,表皮脱落后显白色,略具纵皱纹。体轻,质软,气微,味淡。

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:表皮细胞少数残存,壁略木栓化,棕黄色。皮层宽广,外皮层细胞与表皮细胞上下交错排列;下方为I列小形木化厚壁细胞,4-6角形;其内为多列薄壁细胞,放射状排列;多数细胞分离解体,形成大的气腔,仅有细胞壁残存,近内皮层的薄壁细胞小,内皮层细胞的内侧壁加厚。中柱鞘为1列薄壁细胞;初生木质部多原型,韧皮部束位于木质部弧角间,后生木质部有5个大导管,木纤维发达。髓部细胞壁厚,木化。

鉴别理化鉴别 薄层色谱取本品粉末0.1g,加70%乙醇2ml,温浸30分钟,过滤。滤液供点样用,以果糖烯酸液对照。分别点样于硅胶G薄板上,用乙酸乙酯-甲醇-乙酸-水(12:3:3:2)展开,以α-萘酚硫酸试液喷雾后加热显色,供试品与对照品在相应位置处显相同色斑。

炮制取原药材,除去杂质及残茎,洗净,捞出沥干水,初段,干燥。

饮片性状:本品为不规则的段片或集结成疏松团状。根茎段呈圆柱形,黄棕色,直径3-6mm,中空。根段外表棕黄色或黄白色。体轻,气微,味淡。贮干燥容器内,置通风干燥处。

性味甘;平

归经肝;

功能主治养阴除热;止汗。主阴虚发热;自汗盗汗;口渴咽干;肝炎;丝虫病

用法用量内服:煎场,15-30g,大剂量可用60-120g。以鲜品为佳。

临床应用用于阴虚发热,自汗盗汗,口渴咽干。糯稻根有一定的养胃阴、除虚热和止汗作用。对病后阴虚发热及肺痨蒸热盗汗者,尤为适宜。单用力薄,常随证配伍,如阴虚发热,口渴咽干者,配生地、麦冬地骨皮之类以养阴清热;自汗盗汗者,配浮小麦牡蛎之类以敛汗。《四川中药志》1960年版:“配苡仁、白蔻陈皮谷芽,治胃弱食少;配黄芩白术能安胎。”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茉莉叶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茉莉叶药材名称茉莉叶拼音Mò Lì Yè出处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来源为木犀科植物茉莉的叶片。性味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"辛,凉。&q

  • 紫苏

    药材名称紫苏拼音Zǐ Sū别名赤苏、红苏、红紫苏、皱紫苏来源唇形科紫苏属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(L.)Britt.的带枝嫩叶。9月上旬花序将长出时,割下全株,倒挂通风处阴干备用

  • 五脉山黧豆

    药材名称五脉山黧豆来源豆科五脉山黧豆Lathyrus quinquenervius (Miq.) Litv.,以全草、花、种子入药。生境分部辽宁、吉林、陕西、内蒙古。性味苦、涩,温。功能主治祛风除湿,

  • 蜈蚣旗根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蜈蚣旗根药材名称蜈蚣旗根拼音Wú Gōnɡ Qí Gēn出处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来源为岩蕨科植物耳羽岩蕨的根茎。原形态多年生草本,高15~35厘米。根茎短而直立,密

  • 鹰眼睛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鹰眼睛药材名称鹰眼睛拼音Yīnɡ Yǎn Jinɡ出处《药性论》来源为鹰科动物苍鹰的眼睛。原形态动物形态详"鹰骨"条。功能主治《本草汇》:"明眼目,退翳障

  • 蕨菜

    药材名称蕨菜拼音Jué Cài别名龙爪菜、锯菜出处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来源为凤尾蕨科植物蕨菜的根茎。秋、冬季采收,洗净切段晒干。原形态多年生草本,高约1米。根茎斜生,被有浅棕色至棕

  • 独叶一枝枪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独叶一枝枪药材名称独叶一枝枪拼音Dú Yè Yì Zhī Qiānɡ别名独叶一枝花(金华《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》),华无柱兰(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)。出

  • 木本猪毛菜

    药材名称木本猪毛菜拼音Mù Běn Zhū Máo Cài别名白木本猪毛菜来源药材基源:为藜科植物本本猪毛菜的枝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alsola arbuscula Pall.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

  • 猴骨

    药材名称猴骨拼音Hóu Gǔ别名猕猴骨、申骨、黄猴来源灵长目猴科猕猴Macaca mulatta (Zimmermann),以骨骼(酥炙或打碎)入药。生境分部湖北、湖南、四川、西藏、广西。性

  • 甘露子

    药材名称甘露子拼音Gān Lù Zǐ别名宝塔菜、地蚕、草石蚕、土人参、地牯牛草来源唇形科水苏属植物甘露子Stachys sieboldi Miq.,以全草或块茎入药。夏秋采全草,秋季采挖块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