脉阴阳相乘相伏之象。如寸部虽见沉涩而短的阴脉,但有时夹有浮滑而长的阳脉,故称。《难经·二十难》:“脉虽时浮滑而长,此谓阴中伏阳也。”
①危险、病危。《素问·灵兰秘典论》:“殁世不殆。”《灵枢·五变》:“时下则殆。”②通怠。懈怠、懒惰。《灵枢·九针十二原》:“正往无殆。”③通逮。及、等到。《医方集解》:“风则上先受之,湿则下先受之,殆
气功功法。是以模仿仙鹤性情、动作而自我锻炼为主的功法。由赵金香1980年创。其功法:①动功为基础;②站桩功产生自发功;③常用辅助功法,如疏肝法、点穴降浊法等可任选。动作简明,易学易练。
书名。清·王士雄撰。分正续编,正编2卷,原名《回春录》;续篇8卷,原名《仁术志》。约成书于1843年。全书详述作者对温热病、杂病等治疗验案。不分门类,每证自成一案。王氏论病,溯因辨证,处方强调随证变化
①瘀,指瘀积。热邪瘀积于血分。②瘀,指瘀血。因热邪深陷营血分,阻滞血络而夹瘀;或本有积瘀,久而夹热,均可致瘀热互结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即虎口疔。见该条。
五行理论称为肝木乘脾土。由于肝气横逆,疏泄太过,影响脾胃,以致消化机能紊乱。主要证候有头眩、易怒、胸闷、胁痛以及脘腹胀痛、厌食、大便泄泻、脉弦等脾虚症状;若主要表现为嗳气、吞酸、呕吐等犯胃症状者,则称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《外台秘要》作横舌,即哑门,见该条。
病名。清·黄庭镜《目经大成》卷二:“有混睛障尽去,独存一翳,洁白映人,本科(眼科)曰孤星伴月。”属宿翳,详该条。
拔罐术语。指拔罐后将火罐除去之意。起罐时常先用手指按压罐口边的皮肤,另以一手将罐体略向对侧扳动,使罐口与皮肤间形成一个孔隙,让空气进入罐内,火罐就可松脱。惟起罐时,用力宜轻缓,以免损伤皮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