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指喉间痰多哮鸣咳嗽。《不居集》卷十五:“痰哮嗽。痰哮咳嗽,痰声喉中如拽锯。本事方加半夏三枚同煎。”详痰哮、痰饮咳嗽条。
【介绍】:宋·儿科医生。临安(今杭州)人。以擅长儿科名闻一时。据传有儿患乳搐心者,婴儿忽喑哑,不能出声。令以被裹小儿,掷之于地,儿大惊,遂能声言。时人称其医术高明者。
见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儒门事亲》卷四。又称脏毒便血。《证治要诀·肠风脏毒》:“血清而色鲜者为肠风,浊而暗者为脏毒。……脏毒者,蕴积毒气,久而始见。”多由肠胃湿热郁滞久则化毒损伤血络引起,主要症状为下血污浊色暗,
见《贵州草药》。为香茅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伏龙肝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。为千金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紫堇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跗阳条。
见陈稚泉《妇科心得》。即经行先后无定期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