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蘘荷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脾气虚弱而多涎者。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:“小儿多涎,由脾气不足,不能四布津液而成。”症见神疲,面色萎黄,涎多清稀。治宜补益脾气。用补中益气汤。
见清·赵其光《本草求原》。为黄荆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眼科病证。见《银海精微》。又名彩云捧日。多系肝肺风热壅盛,心火内炽,瘀血凝滞所致。常并发于椒疮,由赤膜下垂演变而来。本症“眼中赤涩,肿痛泪出,渐有赤脉通睛,常时举发,久则发筋结厚,遮满乌睛,如赤肉之相
见图注八十一难经定本条。
指调理安定脾胃气机的治法。分和胃、调和肝胃等法。详各条。
《卫生宝鉴》卷十三方。蚕砂四两,薄荷半两。为末,生油调搽患处,湿者干敷。治干湿癣。
即转筋。详该条。
出《金匮要略》。为冬葵子之简称,详该条。
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图鉴》。为西番莲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