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兰台轨范》卷七。即半夏汤第一方,见半夏汤条。
病名。热邪内扰,热伤冲任,导致崩下赤色,并见小腹疼痛,古称阳崩。宋·齐仲甫《女科百问》四十二问:“受热而赤者,谓之阳崩。”宜用胶艾汤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生。与宋处撰《新修钟乳论》1卷,已佚。
古病名。十水之一。《中藏经·论水肿脉证生死候》:“黑水者,其根起于肾,其状先从足肤肿。”参见十水条。
指肝经气虚而寒。寒凝肝脉的部分症状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:“左手关上脉阴虚者,足厥阴经也。病若胁下坚寒热,腹满不欲食,腹胀,悒悒不乐,妇人月经不利,腰腹痛,名曰肝虚寒也。”治以暖肝或温肝散寒法。
六经厥之一。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·叙厥论》:“暴聋,颊肿,胁胻拘痛,名少阳厥。……考其厥因,多以不胜乘其所胜,气不得行,遂致于逆。”参见六经厥、厥证条。
推拿方法名。见《串雅·绪论》。即提痧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疡医准绳》卷六。即桡腕关节脱位。详手掌根出臼条。
出《圣济总录》。为紫葳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黑骨头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