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代医官职称。1076年(熙宁年间)在太医局设提举1人,总管该局工作。与太医局令的职权相同。参见太医局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症因脉治·短气论》。指因内伤而致气短不足以息者。有实邪短气与气虚短气之分。详各该条。
见活幼心法条。
①即舌苔。②舌苔混杂污垢。多见于宿食不化或湿浊内停。
泛指人体各种寄生虫病。古医籍记载的多指肠道寄生虫。
相当于颊车穴。又称曲隅。《灵枢·杂病》:“顑(顋)痛,刺足阳明曲周动脉见血,立已。”马元台注:“此穴在耳下曲额端,动脉环绕一周,故曰曲周也。”
出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三十。即疮疡内托法,见该条。
出《吴普本草》。即常山,详该条。
见《中国主要植物图说·禾本科》。为笔仔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天朞,是天的一周,即天的三百六十五度,就是一年。《素问·气交变大论》:“五运更始,上应天朞,阴阳往复,寒暑迎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