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名医别录》。为附地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阴茎头。因其状似乌龟的头,故名。
病证名。见《丹溪心法》。多因孕妇气血虚损,胎失滋养;或血热燔灼,胎有所伤;或肾虚胎失所系,冲任不固,不能摄血养胎,以致其胎自堕。参见先兆流产、胎动不安条。
病证名。病因孕后邪中半表半里。症见胸胁满痛,寒热往来,脉弦。治宜和解安胎。方用四物汤加柴胡、黄芩,或黄龙汤(即小柴汤去半夏)主之。
病名,出《外科大成》卷二。即小腹痈,见该条。
见《陆川本草》。为罗裙带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指纹浮现。主初感外邪,病尚在表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即手丫发。见该条。
周代官方卫生机构分科之一种,又指该科医生。据《周礼·天官》记载,周代医学分科有食医、疾医、疡医、兽医等几种。疾医大体相当于现在的内科医生。
病证名。见《审视瑶函》。即黑夜精明证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