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出《外科大成》卷二。多由寒湿凝结而成。生于脚根,形如枣粟,初起紫白皰,疼痛彻骨,渐至腐烂紫黑,深孔出血,气秽,经久不愈。宜神灯照法治之,铁粉散敷之。余按溃疡治疗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水菖蒲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即直肠泻。《医宗必读·泄泻》:“直肠泄,食方入口而即下。”详直肠泻条。
指膝关节。《素问·骨空论》:“膝解为骸关。”
【生卒】:十三世纪【介绍】:南宋医生。曾在太医局任职。家藏有《小儿卫生总微论方》,于1216年(嘉定九年)刊刻,并为之作序。
十二经别之一。原称足太阴之正。《灵枢·经别》:“足太阴之正,上至髀合于阳明,与别俱行,上结于咽,贯舌中。”从足太阴脾经分出,至大腿前面,与足阳明胃经的经别汇合而并行,向上结于咽部,贯舌中。
见黄体端《女科秘方》。即滑胎。详该条。
①类中风之一。又名中寒。由于暴中寒邪所致。《医宗必读·类中风》:“寒中,身体强直,口噤不语,四肢战掉,卒然眩晕,身无汗者,此寒毒所中也。”治宜温里散寒。用姜附汤或附子麻黄汤加减。重证先用苏合香丸以开其
病证名。见《世医得效方》卷三。属痰饮眩晕范畴。《症因脉治·内伤眩晕》:“痰饮眩晕之因,饮食不节,水谷过多,胃强能纳,脾弱不能运化,停留中脘,有火者则煅炼成痰,无火者则凝结为饮,中州积聚,清明之气,窒塞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滑叶跌打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