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见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六十。即肠风,详该条。
《说文解字》:“,……,一曰耳门也。”参见耳门条。
【介绍】:南宋医生。吴县(今江苏苏州)人。由于平素乐于助人,于1195~1200(庆元)年间得治小儿疳方,经认真学习而成为小儿医。
见《竹林女科证治》。即经行泄泻。详该条。
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兔儿伞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出《保婴撮要》卷十二。即疔疮。见该条。
【生卒】:约1470~1550【介绍】:明代官吏兼医生。字希道,自号玉华子。海阳(今广东潮安)人。1502年进士,曾任礼部尚书等官职。喜好医方,通医术,为人治病效果较好,编有《程斋医抄》一书。
见《中药材手册》。为伸筋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六。又名中客忤、中客、中人、少小客忤。由于小儿神气未定,如骤见生人,突闻异声,突见异物,而引起惊吓啼哭,甚或面色变异,兼之风痰相搏,影响脾胃,以致运化受纳失调,引起呕泻、腹
【介绍】:见吴尚先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