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脉法删繁

猜你喜欢

  • 阎季忠

    【介绍】:见阎孝忠条。

  • 五更泻

    病证名。见《张氏医通·大小府门》。即五更泄,详该条。

  • 紫酢浆草

    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铜锤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李翁君

    【介绍】:见李助。

  • 辅骨

    辅助主干的骨骼。①指腓骨。《医宗金鉴》:“小腿骨……在后者名辅骨,其形细。”②指桡骨。《医宗金鉴》:“臂骨有正辅两骨,辅骨在上,短细偏外。”③指挟膝两侧之骨。包括股骨下端的内外上髁和胫骨上端的内外侧髁

  • 腹皮痈

    病名。出《外科大成》卷二。又名腹痈、肚痈。指生于腹部皮里膜外之痈。因饮食不节,七情内伤火郁而成。初起患部隐痛,后渐肿起于皮外,或漫肿坚硬,肉色不变,或脉迟紧未成脓。体壮实者,用双解贵金丸下之;体弱者减

  • 夹脊穴

    经外奇穴名。①指背部脊椎两旁的穴位。《素问·缪刺论》:“从项始数脊椎侠脊,疾按之应手如痛,刺之旁,三痏立已。”杨上善注:“脊有二十一椎,以两手侠脊当推按之,痛处即是足太阳络,其输两旁,各刺三痏也。”《

  • 乌鲗骨

    出《黄帝内经素问》。为海螵蛸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救阳

    挽救亡阳的治法。同回阳救逆。详该条。

  • 耳廓根部前面附着在侧头部的边缘部位。《灵枢·五色》:“挟绳而上者,背也。”张景岳注:“颊之外曰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