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脑疽

脑疽

病名。为生于脑后发际正中的有头疽。出《集验背疽方》。又名对口对口发对口疮对口疽对口疔对口痈、脑漯、落头疽项疽项中疽脑后发脑痈大疽;其虚证又称为脑烁。患部系督脉膀胱经之循行处,多因膀胱经湿热邪毒上壅或阴虚火炽,热邪上乘所致。由于头为诸阳之会,脑为髓海,疽发之后,毒邪内陷,易伤脑髓,致神志昏愦而成险证。证治见有头疽。有的文献记载本证患部忌灸及热烘法。但当急灸足三里穴五壮,气海穴三至七壮,仍服凉血毒药;或以骑竹马灸法灸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渊刺

    古刺法。出《灵枢·官针》。即关刺。详该条。

  • 蜂漏

    古病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四。多因饮食劳倦而得。症为颈项部多处生疮,溃烂成漏,肿及胸前,状如痈疽,此愈彼起,时有脓水。治法:内服五香散,已溃者外用露蜂房散。相当于颈淋巴结核。

  • 胞垂

    病证名。见《银海精微》。即上胞下垂。详该条。

  • 吴本立

    【生卒】:1698~1775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道源。海虞县(今属江苏常熟)人。少时攻科举,兼学医,因屡试不中而专事医业。编纂有《痢证汇参》、《女科切要》(均刊刻于1773年),列述证治较简明切要。

  • 精窠

    指眼。五脏六腑的精气汇集于眼,故名。《灵枢·大惑论》:“五脏六腑之精气,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。精之窠为眼。”参见目条。

  • 五阳

    五脏的阳气。《素问·汤液醪醴论》:“开鬼门,洁净府,精以时服,五阳己布,疏涤五脏。”

  • 七日风

    病名。脐风的俗称。详该条。

  • 四顺饮

    《症因脉治》卷四方。当归、大黄、白芍药、生地黄。水煎服。治燥火腹痛,大便秘结。

  • 冷丹

    病名。出《增辑验方新编》卷六一十。即冷瘼。见该条。

  • 洋参

    见清·龙柏《药性考》。即西洋参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