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脾咳

脾咳

病名。①指咳则右胁下引及肩背痛,动则咳剧者。《素问·咳论》:“脾咳之状,咳则右胁下痛,阴阴引肩背,甚则不可以动,动则咳剧。”治用升麻汤。如脾胃积热者,用栀连二陈汤脾虚痰湿者,用六君子汤加枳壳桔梗,或术米汤。参脾经咳嗽条。②十咳之一。《诸病源候论·咳嗽病诸候》:“六曰脾咳,咳而涎出,续续不止,引少腹是也。”治宜刺足太白。参十咳、咳嗽条。③五嗽之一。见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十二。参见五嗽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随年壮

    灸法术语。指治疗某些疾病,艾灸壮数与患者年龄相同而言。即年几岁,灸几壮。《千金要方》:“狂走易骂,灸八会,随年壮。”

  • 狗儿蔓

    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面根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冒眩

    证名。见《金匮要略·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》。《医学入门》卷五:“头眩……或云眩晕,或云眩冒。眩言其黑,晕言其转,冒言其昏,一也。”冒眩义同眩冒。详该条。

  • 齿不固

    证名。牙齿动摇,不能坚固。详牙齿动摇条。

  • 余子敬

    【介绍】:见余士冕条。

  • 三消

    病名。①内科消渴病的上消、中消、下消的合称。亦称三痛。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五十三:“夫三痟者,一名痛渴,二名痛中,三名痛肾。……一则饮水多而小便少者,痟渴也。二则吃食多而饮水少,小便少而黄赤者,痛中也。三

  • 舌缓

    即舌瘖。详该条。

  • 眉骨痛

    证名。又名眉眶痛。为多种疾病常见之证候。①“眉骨者,目系之所过,上抵于脑,为目属于脑也”(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)。故诸阳经病或风热毒邪上攻下注于目睛者,遂从目系过眉骨,与眉骨相并而痛。若系心肝壅热或风热

  • 朱莹

    【介绍】:元代医生。安徽怀远人。参见朱肯堂条。

  • 胠胁痛

    证名。指腋下至胁部疼痛。出《素问·气交变大论》。详胠胁肋痛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