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药材>艾片

艾片

药材名称艾片

拼音ài Piàn

别名艾脑香(《现代实用中药》),艾粉、结片(《药材资料汇编》)。

出处《增订伪药条辨》

来源为菊科植物艾纳香叶片的加工品。植物形态参见"艾纳香"条。

生境分部主产广东,广西、贵州等地。

性状为半透明的结晶,直径5~15毫米,厚约2~3毫米。白色。气清凉,味辛凉浓烈。燃烧时有浓黑烟。以片大、质薄、洁白、松脆、清香者为佳。

炮制9~10月间,采取艾纳香叶,入蒸器中加热使之升华,升华所得的结晶为灰白色之粉状物,即称"艾粉"。经压榨去油,炼成块状结晶,再劈削成颗粒状或片状,即为艾片。

性味①《药材资料汇编》:"甘,温平,无毒。"

②《广西中药志》:"味辛苦,性温,无毒。"

功能主治①《药材资料汇编》:"去恶气,辟瘟疫,杀虫疗癣,治中暑霍乱。"

②《广西中药志》:"通窍散火,祛翳明目。治霍乱腹痛,风痰闭窍。外用于目疾外障,口疮等证,并可作配制跌打损伤的外敷药。"

用法用量内服:0.5~1分,多入丸、散。外用:研末撒或调敷。

备注本品在广东、广西,亦作为冰片的品种之一。参见"冰片"条。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鄂报春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鄂报春药材名称鄂报春别名岩丸子[湖北、利川]、四季报春来源报春花科鄂报春Primula obconica Hance,以根入药。生境分部湖北、四川、西藏。功能主治治腹痛:根泡酒内服

  • 下果藤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下果藤药材名称下果藤拼音Xià Guǒ Ténɡ别名亚泵礴来源为鼠李科嘴签属植物大苞嘴签Gouania leptostachya DC. var. tonkinensis Pita

  • 荠菜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荠菜药材名称荠菜拼音Jì Cài别名枕头草、粽子菜、三角草、荠荠菜、菱角菜、地菜、上巳菜来源十字花科荠菜属植物荠菜Capsella bursa-pastoris

  • 黑虎耳草

    药材名称黑虎耳草拼音Hēi Hǔ ěr Cǎo英文名all grass of black saxifraga别名黑化虎耳草、阿仲茶保。出处始载于《青藏高原药物图鉴》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虎耳草科植物黑虎耳

  • 中华剑蕨

    药材名称中华剑蕨拼音Zhōnɡ Huá Jiàn Jué出处始载于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剑蕨科植物中华剑蕨的根茎或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oxogramme chinensis C

  • 海风藤

    《中国药典》:海风藤药材名称海风藤拼音Hǎi Fēnɡ Ténɡ英文名CAULIS PIPERIS KADSURAE别名爬岩香、风藤来源本品为胡椒科植物风藤Piper kadsura (Ch

  • 青杠膏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青杠膏药材名称青杠膏拼音Qīnɡ Gànɡ Gāo出处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来源为壳斗科植物高山栎之叶煎煮成的膏。全年可采。原形态常绿乔木,高达30米。生于开旷山顶时常呈灌木状;

  • 两面针

    药材名称两面针拼音Liǎnɡ Miàn Zhēn英文名RADIX ZANTHOXYLI别名入地金牛、红心刺刁根、红倒钩簕、两背针、双面针、双面刺、叶下穿针、大叶猫枝簕、上山虎、下山虎、山椒来

  • 粗黄草

    药材名称粗黄草别名大黄草、黄草、密花石斛来源兰科粗黄草Dendrobium densiflorum Lindl ex Wall.,以茎入药。生境分部云南、广东、广西。性味甘、淡、微咸,寒。功能主治滋阴

  • 多脉鹅耳枥

    药材名称多脉鹅耳枥拼音Duō Mài é ěr Lì来源药材基源:为桦木科植物多脉鹅耳枥的根皮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arpinus polyneura Franch.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挖,剥取根皮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