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葛根芩连汤

猜你喜欢

  • 紫色王室保健经函

    藏名《加保拉希保地默保》。综合性藏医书。由入藏的汉族、印度、克什米尔、吐谷浑、大食、尼泊尔和西藏的名医共同编译。成书于八世纪末。全书收录了本松岗哇、僧能和敬虚的《杂病治疗》、《艾灸明灯》、《配方玉珠》

  • 滞颐

    病证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八。指小儿口内流涎,浸渍两颐。脾之液为涎,脾开窍于口,小儿脾气虚弱,固摄失职或脾胃蕴郁湿热,上蒸于口而致。脾气虚弱者,口角流涎清稀,面白唇淡,治宜温补脾气,用益黄散或温脾

  • 虾蟆草

    见《药物图考》。为荔枝草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
  • 白虎摇头

    针刺手法。出明·徐凤《金针赋》。又名赤凤摇头。其法进针后,先插针左转,再提针右转,并左右摇动如手摇铃状,如此反复操作六次或六的倍数。有行血的作用,适用于治疗血瘀等症。

  • 表实里虚证

    证名。指表实里虚症状同时存在。多由正气素虚,又感外邪,或外感表证,误用攻下正气受损所致。详见表实证、里虚证条。

  • 红石胡荽

    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红马蹄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漏痔

    病名。见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七。即肛漏日久,气血衰败,脓水淋滴者。相当于结核性肛漏或因肛漏失治发展而成者。

  • 入静

    气功术语。是指练功者在气功锻炼过程中,意念集中,神志清醒,出现高度安静、轻松舒适的一种练功状态。宋胡三省注《资治通鉴·唐僖宗光启三年》:“入静者,静处一室,屏去左右,澄神静虚,无私无营。”

  • 内经刺法

    见针灸传真条。

  • 证治汇补

    书名。8卷。清·李用粹撰。刊于1687年。本书汇集了内科杂病的各家论述及本人经验。书中将内科杂病80余种分为提纲、内因、外体、上窍、胸膈、腹胁、腰膝及下窍八类,每类分别记载了多种疾病的证治,内容比较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