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蝦蟆瘟

蝦蟆瘟

病名。①瘟疫的一种。指头面肿赤为特证的疫病。又名浪子瘟大头瘟捻头瘟。《古今医鉴·温疫》:“病者大小无异,大抵使人痰涎壅盛,壮热如火,头痛身痛,项强睛疼,声哑腮肿,俗呼浪子瘟,或称蝦蟆瘟。城市乡村,家户相类。”《景岳全书·瘟疫》:“大头瘟者,以天行邪毒客于三阳之经,所以憎寒,发热,头目颈项咽喉俱肿,甚至腮面红赤,肩背斑肿,状如蝦蟆,故又名蝦蟆瘟。”参大头瘟条。②指众人同时患咽痛,或音哑者。《瘟疫论补注·杂气论》:“或时众人咽痛,或时音哑,俗名为蝦蟆瘟是也。”③指时行嗽。《证治要诀·诸嗽门》:“时行嗽,发热恶寒,头痛鼻塞,气急,状如伤冷热,连咳不已。初得病,即伏枕一两日即轻。记壬午秋,满城有此病,……得免者少,并呼为蝦蟆瘟。”宜用参苏饮人参败毒散等方。参见时行嗽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青蛇仔

    见《岭南草药志》。为狗肝莱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腹满按之不痛

    按诊。腹部胀满,按之不痛,属脾虚。《金匮要略·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》:“病者腹满,按之不痛者为虚;痛者为实。”

  • 心血瘀阻

    心血凝滞,脉道瘀塞的病证。多由心气虚或心阳虚,血运无力所致。亦可因情绪激动,或劳累受寒,痰浊凝聚等而诱发。症见心悸,心前区刺痛或闷痛,并常牵引至臂内侧,尤以左臂为多见。病轻者痛势不剧,时作时止,重者并

  • 自汗

    证名。①指发热汗出。亦称自汗出。见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》。②指清醒时不因劳动而常自出汗。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·自汗证治》:“夫自汗,多因伤风伤暑,及喜怒惊恐、房室虚劳,皆能致之。无问昏醒,浸浸自

  • 目裹

    出《素问·平人气象论》。即眼睑。详胞睑条。

  • 髓蒸

    二十三蒸之一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骨蒸候》。详二十三蒸条。

  • 紫淡带青舌

    全舌紫淡带青、滑润瘦小。为寒邪直中肝肾阴证。宜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、生姜,温阳救逆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

  • 太医院吏目

    明、清两代医官职称。明太医院设有吏目1人,其职位或在御医之下、医士之上;或在太医令、丞之下,以后屡有变更。官阶从九品。

  • 风惊恐

    病证名。指由风邪所致的神志不宁,时发惊恐的病症。《诸病源候论·风病诸候》:“风惊恐者,由体虚受风,入乘脏腑,其状如人将捕之。心虚则惊,肝虚则恐,足厥阴为肝之经,与胆合,足少阳为胆之经,主决断众事。心肝

  • 邱处机

    【介绍】:养生家,宋代道士。棲霞人,号长春子。当时以长于养生之道而闻名于世。据传元太祖成吉思汗曾向其探问长生之术。邱劝太祖少杀人,远女色。此后定居北京,建白云观,卒年八十,葬后殿中,墓今尚存。著有《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