痢疾的一种继发症。又名痢风。主症为两脚酸软,不能行走。《证治要诀·痢》:“痢后风:因痢后下虚,不善调将(一作摄),或多行,或房劳,或感外邪,致两脚酸软,若痛若痹。”治宜扶正祛邪,活血脉,壮筋骨。方用大
证名。出《素问·玉机真藏论》。眩,眼前发黑;冒,头昏不清,甚至昏厥。《伤寒明理论·头眩》:“眩为眼黑,……冒为蒙冒之冒,世谓之昏迷者是矣。”《医学入门》卷五:“头眩……或云眩晕,或云眩冒。眩言其黑,晕
【介绍】:传说上古时代医家,后人又称岐天师。相传黄帝与岐伯等人讨论医药而创医药,《黄帝内经》中许多重要论述多以黄帝问、岐伯答的体裁写成。参见岐黄条。
见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为了哥王之别名,详该条。
①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蜈蚣之别名。②见《饮片新参》。为壁虎之处方名。各详该条。
泛指四季不正常的气候。如冬天应寒而反暖,春天应暖而反寒等,影响人体的正常生命节律,助长某些病原物的致病作用,成为致病的直接或间接因素。
证名。指口唇上反的症象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肌肉软则舌萎人中满,人中满则唇反,唇反者肉先死。”可见于危重病证,为脾气将绝的败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大全》。即腰阳关。见该条。
指腰部。《素问·脉要精微论》:“腰者,肾之府,转摇不能,肾将惫矣。”马莳注:“肾附于腰之十四椎间两旁,相去脊中各一寸半,故腰为肾之府。”
【介绍】:见丁福保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