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清·王实颖《新产证治》:“产后汗出不止。由劳伤脾,惊伤心,怒伤肝,患此三者,不宜即加敛汗之药,但令神安则汗自止。且血块作痛,芪术未可遽加。凡产毕,先服生化汤两帖,以消块,继服调卫止汗汤(黄芪、
拔罐法的一种。亦称坐罐法。是拔罐后,让火罐留在吸着的穴位上不去动它。一般留置10~15分钟为度。对镇痛效果较好。惟此法吸着力强,夏季或皮肤较嫩的部位,留罐时间不宜过长,否则皮肤上会出现水泡。
病证名。明·赵献可《邯郸遗稿》:“胎前手足麻木,此属血少,宜养血安胎,以八珍汤为主。”
出《石药尔雅》。为雌黄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疮疡经验全书条。
出《漳浦县志》。为紫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元代医生。文江人。撰有《医方大成》等书。
【介绍】:见吴瑭条。
见中脘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木姜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