补中益气
即补脾益气。详该条。
即补脾益气。详该条。
推拿手法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头面风候》。用手掌遮盖于穴位或一定部位上。《备急千金要方·少小婴孺方》:“治小儿夜啼……以儿母手掩脐中,亦以摩儿头及脊。”
指寒热气血痰瘀食积等夹杂所致的积证。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杂积通治,万病紫菀丸、局方温白丸、厚朴丸。”参见积有关条。
见《中药材手册》。为菟丝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增辑验方新编》卷六一十。即冷瘼。见该条。
十二经别之一。原称足太阴之正。《灵枢·经别》:“足太阴之正,上至髀合于阳明,与别俱行,上结于咽,贯舌中。”从足太阴脾经分出,至大腿前面,与足阳明胃经的经别汇合而并行,向上结于咽部,贯舌中。
出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。为高良姜之简称,详该条。
指间隔哺乳时间较长,存积于乳腺前部的奶汁。乳母哺儿前应将宿乳挤出,并用于揉按乳房,使乳汁流畅,并用温水把乳头洗净,然后哺乳。《千金要方》:“夏不去热乳,令儿吐逆;冬不去寒乳,令儿咳痢。”
见《日用本草》。为蒲蒻之别名,详该条。
书名。见《新唐书·艺文志》。一卷,唐·邵英俊撰,已佚。
属湿痰、寒痰。若兼咳而声音重浊,鼻塞,多为外感风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