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补法

补法

八法之一。补养人体气血阴阳不足,治疗各种虚证的方法。虚证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等不同,补法也分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等,并宜结合五脏之虚补益五脏。根据病情缓急和虚弱程度,又分为峻补缓补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虚者补之,”“损者益之。”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形不足者,温之以气;精不足者,补之以味。”参见有关各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平脉考

    见六译馆医学丛书条。

  • 地扁蛇

    见《中国药学大辞典》。为蝮蛇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省客

    脉象。初充塞于指端,旋即鼓动而去。《素问·大奇论》:“脉至如省客,省客者,脉塞而鼓,是肾气予不足也。”

  • 痘疹遂生编

    见遂生编条。

  • 七节

    ①推拿穴位名。见七节骨条。《针灸聚英》卷一下:“七节自尾骶数上。”②指第七胸椎。《素问·刺禁论》:“七节之旁,中有小心。”

  • 枣花内障

    病名。见清·佚名《眼科捷径》。即枣花翳内障。详该条。

  • 神护膏

    《证治准绳·疡医》卷一方。赤小豆、黄皮、白蔹、白芷、天花粉、天南星各等分。为细末,阴症用米醋与蜜水,阳症用商陆根或芭蕉油调后围罨患处。治肿毒。

  • 南雅堂医书全集

    丛书名。又名《陈修园医书十六种》,或名《公余十六种》。清·陈念祖撰。刊于1865年。包括《灵素节要浅注》、《金匮要略浅注》、《金匮方歌括》、《伤寒论浅注》、《长沙方歌括》、《医学实在易》、《医学从众录

  • 筋缩

    ①证名。又称缩筋。指筋脉挛急不舒、疼痛。《脉经》卷三:“脉弗营则筋缩急。”《杂病源流犀烛·筋骨皮肉毛发病源流》:“筋缩为热,缩者短促。……是其意实以缩即为拘挛之义。”多由受寒,或热伤筋脉,或血虚无以养

  • 湿痰痿

    痿证之一。见《证治汇补·痿躄章》。多发于体肥之人,因湿痰客于经脉所致。《张氏医通·痿痹门》:“痿,属湿痰者,手足软弱,脉沉滑,兼腰膝麻木,或肿。”治宜燥湿化痰为主。《丹溪心法·痿》:“湿痰,二陈汤加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