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药方剂>补肝丸

补肝丸

异授眼科》:补肝丸

药方名称补肝丸

处方菟丝子(酒煮,捣烂)3两,柏子仁(炒)3两,枸杞3两,山药3两,白茯苓2两,防风1两,栀子(炒)1两,五味子1两,车前子1两(炒),细辛5钱,甘草5钱,蕤仁3钱,川芎1两。

制法上为细末,用熟地3两,兔肝1具,捣膏入药,炼蜜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功能主治肝虚目暗,渐渐昏(??),时见黑花,视一如二。

用法用量每服2钱,灯草煎汤送下。

注意忌萝卜、蒜、椒、姜、鱼腥、犬羊,煎炒、油面、生冷之物。

摘录异授眼科

审视瑶函》卷三:补肝丸

药方名称补肝丸

处方苍术(米泔水制)、熟地黄(焙干)、蝉退、车前子、川芎当归身、连翘夜明砂羌活龙胆草(酒洗)、菊花各等分。

制法上为细末,米泔水煮猪肝,捣烂,入末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功能主治玛瑙内障。

用法用量每服50丸,薄荷汤送下。

摘录审视瑶函》卷三

秘传眼科龙木论》卷五:补肝丸

药方名称补肝丸

处方泽泻1两半,菖蒲1两半,人参2两,茯苓2两,干山药2两,远志2两,防风2两,知母2两,干地黄2两。

制法上为末,炼蜜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功能主治退翳。主飞尘眯目,外障。

用法用量每服10丸,空心茶送下。

摘录秘传眼科龙木论》卷五

慎斋遗书》卷五:补肝丸

药方名称补肝丸

处方海螵蛸4钱,杞子4两,人归身1两,杜仲4两,香附2两(醋炒)。

制法水泛为丸。

功能主治补肝。主

用法用量口服。

摘录慎斋遗书》卷五

《眼科全书》卷五:补肝丸

药方名称补肝丸

处方人参3钱,白茯1钱,熟地1钱,山药1钱,远志1钱,知母1钱,泽泻1钱,防风1钱,楮实子(酒洗)1两,菟丝子(酒煮)1两,蒺藜(炒,去刺)1两,当归(酒洗)1两,石菖蒲8钱,夏枯草8钱,石斛草8钱,覆盆子(酒洗)7钱,蔓荆子7钱,龙胆草7钱,细辛7钱,川芎7钱。

制法上为末,炼蜜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功能主治飞尘入眼伤,物粘处有血积成块,或肉生疙瘩者。

用法用量原书治上证:宜用小锋针抽拨或针出毒血。

摘录《眼科全书》卷五

《癍论萃英》:补肝丸

药方名称补肝丸

处方四物汤加防风羌活各等分。

制法上为细末,炼蜜为丸。

功能主治风虚眩运,风秘便难;干胁痛。

用法用量本方改为汤剂,名“治风六合汤”(见《医方集解》);改为散剂,名“补肝散”(见《杂病源流犀烛》)。

摘录《癍论萃英》

圣济总录》卷一一二:补肝丸

药方名称补肝丸

处方杏仁1两,茺蔚子1两,青葙子1两,枸杞子1两,五味子1两,茯苓1两(去皮),干地黄3两,菟丝子2两,决明子1两,山芋1两半,车前子1两半,地骨皮(焙)1两半,柏子仁1两半,大黄1两半,细辛(去苗叶)1两半,甘草(炙,锉)1两半,人参1两半,黄芩(去黑心)1两半,黄连(去须)1两半,防风(去叉)1两半。

制法上为末,炼蜜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功能主治眼昏暗,将变成内障。

用法用量每服20丸,加至30丸,食后米饮送下,临卧再服。

摘录圣济总录》卷一一二

《千金》卷六:补肝丸

药方名称补肝丸

处方青葙子1两,桂心1两,葶苈子1两,杏仁1两,细辛1两,茺蔚子1两,枸杞子1两,五味子1两,茯苓1两6铢,黄芩1两6铢,防风1两6铢,地肤子1两6铢,泽泻1两6铢,决明子1两6铢,麦门冬1两6铢,蕤仁1两6铢,车前子2两,菟丝子2两,干地黄2两,兔肝1具。

制法上为末,炼蜜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功能主治眼暗。

用法用量每服20丸,饮送下,1日2次。加至30丸。

摘录《千金》卷六

幼幼新书》卷三十三引《龙木论》:补肝丸

药方名称补肝丸

处方芎?1两,藁本1两,五味子1两,细辛1两,羌活1两半,知母1两半,茺蔚子2两。

制法上为末,炼蜜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功能主治小儿睑中生赘外障,赤涩泪出。

用法用量原书治上证,先宜钩、割,散去瘀血,后乃熨烙,并服用本方。

摘录幼幼新书》卷三十三引《龙木论》

《千金》卷六:补肝丸

药方名称补肝丸

别名兔肝

处方兔肝2具,柏子仁1两6铢,干地黄1两6铢,茯苓1两6铢,细辛1两6铢,蕤仁1两6铢,枸杞子1两6铢,防风1两,芎?1两,薯蓣1两,车前子2合,五味子18铢,甘草半两,菟丝子1合。

制法上为末,炼蜜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功能主治肝痹所损,眼暗(目巟)(目巟)不明,寒则泪出。

用法用量兔肝丸(《圣济总录》卷一○八)。

各家论述《千金方衍义》:于前补肝丸中除去青葙、桂心、葶苈杏仁、茺蔚、黄芩、地肤、泽鸡、决明、门冬十味,添入山药、柏仁、芎?、甘草。较前补肝丸用法稍平而补肝之功最稳。肝肾精血不充、兔肝有同气相感之力,细辛防风开发经络之滞,则诸药方得上注于目也。

摘录《千金》卷六

《千金翼》卷十一:补肝丸

药方名称补肝丸

别名地肤子

处方地肤子2合,蓝子2合,蒺藜子2合,细辛5合,桂心5分,车前子2合,菟丝子2合,瓜子2合,萤火虫5合,黄连1两半,茺蔚子2合,青葙子2合,大黄2两,决明子5合。

制法上为末,炼蜜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功能主治明目。主眼暗。

用法用量地肤子丸(《圣惠》卷三十三)。

注意慎热面食、生冷、酢、滑、油、蒜、猪、鸡、鱼、荞面、黄米。

摘录《千金翼》卷十一

猜你喜欢

  • 地龙粪饼子

    药方名称地龙粪饼子处方地龙粪半两(研),栀子仁半两(末),牛蒡根3两(生者)。制法上捣令熟,硬软得所,捏作饼子。功能主治眼赤痛。用法用量闭目卧,以搨眼上,时时易之。摘录《圣惠》卷三十二

  • 陆鹤消癜汤

    药方名称陆鹤消癜汤处方制商陆20克(先煎),仙鹤草30克,生地榆30克,党参10克,白术10克,山萸肉10克,丹参10克,黄芪15克,首乌15克,玄参15克,生甘草6克。功能主治益气养阴,止血生血。主

  • 黄连香附桃仁丸

    药方名称黄连香附桃仁丸处方黄连(1半用吴茱萸半两同炒,去茱萸;1半用益智仁同炒,去益智)1两半,莱菔子(炒)1两半,台芎5钱,山栀仁5钱,三棱5钱,莪术5钱(2味醋煮),麦芽5钱(炒),神曲5钱(炒)

  • 鹿茸石斛丸

    药方名称鹿茸石斛丸处方鹿茸1对(浸1宿,微炙),金钗石斛(去根)1两,犀角(镑)1两,羚羊角(镑)1两,肉苁蓉1两(酒浸1宿,刮去皮),熟干地黄1两,酸枣仁1两(汤浸,去赤皮),青木香1两,菟丝子2两

  • 立安散

    《杨氏家藏方》卷五:立安散药方名称立安散处方穿山甲不拘多少(用温水洗去原着肉、皮、膜,好醋浸,炙令焦)制法上药为细末。功能主治治脾疼正发。用法用量每发时,用烂锉薤白1茎,药3克,热酒调下,食后。摘录《

  • 催脓散

    药方名称催脓散处方番木鳖(切碎)5钱,草乌(去芦)5钱。制法上为末。功能主治痘疹后脓毒已成,势不能散者。用法用量水调,用鹅毛蘸搽之,中留一头,豆许大,以待出脓。频搽之,不过半日即破,用此催脓速愈。摘录

  • 止消汤

    药方名称止消汤处方石膏人参茯神各15克玄参30克 生地黄60克知母麦芽谷芽神曲各9克功能主治治消渴。大渴欲饮,一饮数十碗,始觉胃中少快,否则胸中嘈杂,如虫上钻,易于饥饿,得食渴减,不食渴尤甚,属胃消者

  • 地榆油

    药方名称地榆油处方生地榆粉40克大黄粉10克麻油50毫升制法上药调成稀糊状。功能主治收湿止痒,清热解毒。主草毒(接触草类植物,沾染毒邪所致的皮肤病),烫伤。肤色焮红,皮肤肿胀,水疱成片,糜烂渗水,灼痛

  • 比圣饼子

    药方名称比圣饼子处方大戟1两,甘遂1两。制法上为细末。功能主治十种水气腹胀。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,以大麦面1两,新水和作饼子烧熟,每五更徐徐烂嚼茶下。移时小便多是效,未退再服。注意孕妇忌贴。摘录《圣济总

  • 称病散

    药方名称称病散处方川牛膝(去芦,酒浸)、当归(去尾,酒浸)、官桂(不见火)、白术、黄耆(去芦)、独活、生姜、白僵蚕、甘草、寄生。制法上为细末。功能主治因产走动,血气升降,失其常度,流滞关节,筋脉引急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