补虚
即补法。详该条。
即补法。详该条。
见广嗣五种备要条。
【介绍】:见唐宗海条。
古代两点论运用于医学的基本理论之一。详阴阳条。
见《妇人良方大全》卷十七。古代对接生员的称呼。
证名。指嗳气吞酸。《诸病源候论·呕哕诸病》:“噫醋者,由上焦有停痰,脾胃有宿冷,故不能消谷。谷不消则胀满而气逆,所以好噫而吞酸,气息醋臭。”宜用半夏丸、丁香散、曲术丸等方。
即湿遏热伏。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为洋虫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》(天津南开医院)。乌贼骨18克,吴茱萸、砂仁各15克,甘草、干姜12克,乌药、延胡索各9克,肉桂3克。为细末,炼蜜为丸,每丸重9克,每服一丸,日二至三次。治脾虚型溃疡病,症见
出《妇人良方大全》卷一。即室女经闭。详该条。
脉象分类之一类。《脉诀》把二十四脉分为七表、八里、九道三类。九道脉即长、短、虚、促、结、代、牢、动、细九种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