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战国时医家。详见子阳条。
见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五十一。即经闭,详该条。
证名。指粪便干燥秘结。见《名医类案·秘结》。详大便秘结条。
见《贵州民间药物》。即刺三甲,详该条。
见《福建中草药》。为马骝卵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即淋巴结肿大,肿大者为瘰,肿小者为疬,合称瘰疬,又名九漏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五十:“小儿身生热疮,必生瘰疬。其状如结核,在皮肉间三两个相连累也。是风热搏于气血,焮结所生也。”亦有由肝气郁结,痰湿
痘至收靥,为毒尽将愈的证候。清·翟良《痘科类编释意》:“痘至九日、十日之间,脓浆满足而色苍蜡者,必发热熏蒸,此回浆之候也,俗名谓之烧浆,又谓之干浆。盖真阳运化,其水自消烁而收靥矣。若及时回浆,当靥而不
股(大腿)的外侧。《素问·骨空论》:“股骨上空在股阳,出上膝四寸。”
属清法范畴。火乃热之甚,故泻火方药较单纯清热的峻猛。火性炎上,因此泻火应兼具下降或泻下的作用。但火证有虚实之分,实火宜泻热,虚火宜补水。故泻火是针对实热火证的治法,常以清热与泻下药组合,既清其热,又起
见《江西民间草药》。为胡枝子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