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第五足趾。
见中国医学入门丛书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冲阳,见该条。
出《伤寒论》。古人把上厕称为更衣,故更衣指排解大便。
出《南方草木状》。为素馨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素问·皮部论》。少阴经之阴络。名枢儒,详该条。
医案著作。清·马元仪撰于1713年。本书包括伤寒、杂病、妇科等治案。治疗上着重调和营卫,从气机论治。对病情分析较细致全面。
药物性能。出《本草纲目·序例》。酸味收敛,咸味润下,药性均是向里、向下,如山萸肉、五味、白芍、乌梅、牡蛎、龟板、芒硝、盐等药,皆属阴而没有升的趋向。
证名。指饮食被格拒于外,不得下咽入胃者。《医林绳墨》卷五:“格食者,谓食不能下;格气者,谓气不能通。皆由中气闭塞,痰涎壅滞,聚而不散,如噎膈之状也。得病之因,有为怒气不得发越,食饮不得舒畅,朝暮郁闷,
六律中的六阳律之一。详六律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