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谷道痒

猜你喜欢

  • 地牯牛草

    见《贵州草药》。为甘露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退热散

    《审视瑶函》卷三方。赤芍药、炒黄连、木通、生地黄、炒栀子仁、黄柏(盐水炒)、黄芩(酒炒)、当归尾、甘草梢、牡丹皮各等分。为末,每服五钱,水煎,去滓热服。治两眼赤丝虬脉。

  • 糯米草

    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即糯米藤,详该条。

  • 圣惠荆芥地黄汤

    见《金匮翼》卷二。荆芥穗二钱。为末,用生地黄汁调下。治风热入络,血溢络外,乍寒乍热,咳嗽口干,烦躁。

  • 参叶

    见《本草从新》。为人参叶之简称,详该条。

  • 金柿根

    见《闽东本草》。为苞蔷薇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秘方

    即禁方。详该条。

  • 虎牙草

    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墓头回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左右串

    病名。①出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五。又名搭串、左右搭。指有头疽生于肩部,由左向右蔓延,或由右向左蔓延者。证治同有头疽。②出《外科大成》卷二。为上搭手之又名。

  • 山红枣根

    见《河北药材》。为地榆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