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运气胁痛

运气胁痛

病证名。见《医学纲目》卷十四。又名刺肋伤寒痧胀。为一种流行性的烈性传染病。《症因脉治·胁痛论》:“运气胁痛之症,病起于仓卒,暴发寒热,胁肋刺痛,沿门相似,或在一边,或在两边,痛之不已,胀及遍身,甚则指甲紫黑而死,此天行岁运胜复之气加临,所谓天灾流行之疫症。……运气胁痛之治,宜疏散为先,若少阳司政,柴胡汤加减主之,少阴司政,独活败毒散泻心汤阳明司政,干葛石膏汤主之。凡胁痛,外用针刺委中三里二穴出血。若痛甚,指甲黑者,即刺十指尖出血为妙,越地所谓放痧是也。若咳嗽痰声,无论左右,即为肺邪胁痛,宜泻青各半汤,并刺少商穴。”参见胁痛、外感胁痛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关泉廓

   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。用相应脏腑的功能命名者。见葆光道人《眼科龙木集》。①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认为即兑廓,络通下焦,“肾与下焦相为脏腑,关主阴精化生之源,故曰关泉廓”。②《医宗金鉴·眼科心法要诀》:“关泉廓

  • 经候不行

    出《妇人良方大全》卷一。即经闭。详该条。

  • 眼生肉线

    病证名。即眼生长肉。详该条。

  • 苦皮子

    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苦木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陈飞霞

    【介绍】:见陈复正条。

  • 率谷

    经穴名。代号GB8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《银海精微》作率骨。《外台秘要》作蟀谷。别名耳尖。属足少阳胆经。足太阳、少阳之会。位于头颞部,耳尖直上入发际1.5寸处。一说:在耳直上入发际一寸,高于曲鬓,相距八

  • 欧希范五脏图

    书名。宋·吴简(一作灵简)编。北宋庆历间(1041~1048),编者和有关人员共解剖了50具尸体,对这些尸体的喉部、胸腹腔脏腑进行了详细观察比较,并由绘工宋景画成图谱。被解剖的对象都是反抗北宋统治阶级

  • 郁气

    ①同气郁。参该条。②致郁之气。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:“故岁宜苦以燥之温之,必折其郁气,先资其化源。”张景岳注:“故必折去其致郁之气,则郁者舒矣。”

  • 秋温

    病名。指秋季的一种热病。《温热经解·客气温病治法》:“秋温,不大便五六日,舌苔焦燥者,热病也,大承气汤主之。秋温,化热十余日,邪入厥阴,唇焦齿燥,耳聋,舌根焦黑,手指蠕动欲痉者,三甲复脉汤主之。秋温,

  • 两额

    推拿穴位名。位于太阳穴的上方。《幼科推拿秘书·穴象手法》:“两额,在太阳之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