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里热不得卧

里热不得卧

外感不得卧之一。指三阳失于解表,邪热传里所致的不寐症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三:“里热不得卧之症:身热汗出,渴而引饮,小便不利,太阳经里热也;烦渴消水,口燥唇焦大便坚结,阳明经里热也;寒热口苦胁痛干呕,少阳经里热也。……里热不得卧之治:太阳里热,冬月五苓散,《家秘》用木通羌活汤;阳明里热,白虎汤,有下症者,承气汤下之;少阳里热,家秘黄芩汤。”参见不寐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腹部的俗称。《金匮要略·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》:“此人肚中寒。”

  • 老鼠尾

    ①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千斤拔之别名。②见《泉州本草》。为草石蚕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
  • 窝儿参

    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窝儿七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耳和髎

    见和髎条。

  • 栝蒌青黛丸

    《杂病源流犀烛·脏腑门》卷一方。栝蒌仁一两,青黛三钱。为细末,炼蜜为丸,含化。治伤酒而致的湿痰作嗽。

  • 一串钱

    ①见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。为大金钱草之别名。②见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。为连钱草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
  • 济生桔梗汤

    见《证治准绳·疡医》卷二。即桔梗汤第三方,见桔梗汤条。

  • 肝阴虚

    又称肝阴不足。由慢性耗损或血不养肝所致,也可因肾精不足而致肝肾阴虚。临床表现头晕、头痛、视力减退、眼干、夜盲、烦躁失眠、经闭、经少等症。治疗以养肝阴或滋养肝肾为主。因肝阴虚而不能潜阳,每引致肝阳上亢或

  • 疰夏

    病名。又名注夏。①指有明显夏令季节发病的一种病证。见《丹溪心法》卷一。《时病论》:“疰夏者,每逢春夏之交,日长暴暖,忽然眩晕,头痛,身倦,脚软,体热食少,频欲呵欠,心烦自汗是也。”治宜益气阴,消暑热。

  • 清咽化痧煎

    《疫喉浅论》卷下方。金银花、牡丹皮、玄参、丹参、鲜生地黄、人中黄、麦门冬、白茅根、莲房、赤芍药、连翘、犀角、竹叶。水煎,兑陈金汁(童便亦可)、地骨露温服。治疫痧红艳,颗粒无分,灼热无汗,神烦口渴,肤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