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药材>野猪头骨

野猪头骨

《中药大辞典》:野猪头骨

药材名称野猪头骨

拼音Yě Zhū Tóu Gǔ

出处《纲目》

来源为猪科动物野猪头骨

原形态动物形态详"野猪肉"条。

功能主治《纲目》:"治邪疟。"

复方治积年下血:野猪头一枚,桑枝一握,附子一枚。同入瓶内煅过为末,每服二钱,粥饮空心服。(《圣惠方》)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野猪头骨

药材名称野猪头骨

拼音Yě Zhū Tóu Gǔ

英文名Wild boar skull

出处出自《本草纲目

来源药材基源:为猪科动物野猪的头骨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us scrofa Linnaeus

采收和储藏:捕杀后,剥皮,剖腹,割取头颅,剔去其他杂质,洗净,将头骨高喊成块,晾干。

原形态野猪,形似家猪。体长红1.5m,体重约150kg,最大雄猪可达250kg。其头部较宽大,吻部十分突出,呈圆锥形,末端具裸露的软骨垫。雄猪犬齿特别发达,上下犬齿皆向上翘,称为獠牙,露出唇外,雌猪獠牙不发达。耳直立,四肢较短,尾细小。身体被刚硬的针毛,背脊鬃毛显着,这些毛的尖端大多分叉。一般为棕黑色,面颊、胸部杂有灰白、污白色毛。幼猪躯体呈淡黄褐色,背部有6条淡黄色纵纹,俗称“花猪”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多栖息于灌木丛、较潮湿的草地或混交林、阔叶林中晨昏或夜间活动;性极凶猛;一般成群活动。杂食性,植物根茎、野果、动物尸体及各种昆虫均食,亦盗食农作物。

资源分布:分布几乎遍及全国。

炮制将猪头部入水剔净鬃毛,水煮熟后将骨剔出,入药用。

性味味咸;性平

归经肝;肾经

功能主治截疟;利水。主疟疾;水肿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100-500g,或烧成炭研末,冲服。

复方治积年下血:野猪头一枚,桑枝一握,附子一枚。同人瓶内煅过为未,每服二钱,粥饮空心服。(《圣惠方》)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刺人参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刺人参药材名称刺人参拼音Cì Rén Shēn别名刺参、东北刺人参来源五加科刺人参属植物刺人参Echinopanax elatus Nakai,以根及根状茎入药

  • 野苦瓜

    药材名称野苦瓜拼音Yě Kǔ Guā来源药材基源:为葫芦科植物短序栝楼的根或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Trichosanthes bauiensis Gagnep.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,鲜用或切段晒

  • 黄皮

    药材名称黄皮拼音Huánɡ Pí别名救驾、臭条子来源药材基源:为山茱萸科植物长圆叶梾木的树皮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wida oblonga (Wall.)Sojak[Cornus oblonga W

  • 鬣羚角

    药材名称鬣羚角拼音Liè Línɡ Jiǎo英文名angle of mane antelope别名鬣羚、苏门羚、山驴子、明鬃羊出处始载于《中国药用动物志》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牛科动物鬣羚的角。拉丁植物动

  • 半蒴苣苔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半蒴苣苔药材名称半蒴苣苔别名山白菜、天目降龙草来源苦苣苔科半蒴苣苔Hemiboea henryi Clarke,以全草入药。生境分部陕西、甘肃、江苏、浙江、福建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

  • 田螺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田螺药材名称田螺拼音Tián Luó别名大田螺来源软体动物门腹足纲田螺科田螺Viviparus chinensis (Gray),以外壳、肉入药。生境分部全国各

  • 牡丹花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牡丹花药材名称牡丹花拼音Mǔ Dān Huā出处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来源为毛茛科植物牡丹的花。化学成分花瓣含黄芪甙。性味《四川中药志》:"性平,味苦淡,无毒。"功能

  • 长圆叶梾木枝叶

    药材名称长圆叶梾木枝叶拼音Chánɡ Yuán Yè Lái Mù Zhī Yè英文名Swida oblonga (Wall) Sojak来源药材基源:为山茱萸科植物长圆叶梾木的枝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

  • 刺糖

    药材名称刺糖拼音Cì Tánɡ别名刺蜜来源豆科骆驼刺属植物骆驼刺Alhagi pseudoalhagi Desv.的分泌糖粒,其种子也入药。夏季将布或纸铺地下,用棍敲打,使糖粒落下

  • 香胶木根皮

    药材名称香胶木根皮拼音Xiānɡ Jiāo Mù Gēn Pí来源药材基源:为榆科植物假玉桂的根皮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eltis cinnamomea Lindl.ex Planch.[C.ph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