藏医学著作。(藏名《门吉钦本》)。汉族医僧马哈德瓦和藏族翻译家达玛郭卡合作编译。成书于七世纪中叶。全书内容主要以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的论述404种病的医方百种,诊断法5种,医疗器械6种,医学论著4种等为
见《中药材手册》。为柿蒂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灵枢·小针解》。又名职。四肢。见该条。
证名。指身体半部肌肤麻木不适感、《慎斋遗书·麻木》:“麻木须分左右上下。左因气中之血虚,归脾汤;右因血中之气虚,黄芪建中汤。左右俱麻木,十全大补汤;上身麻木,清阳不升也,补中益气汤;下身脚软麻木至膝者
手掌。《素问·五脏生成篇》:“掌受血而能握。”
经穴别名。见《中国针灸学》。即白环俞,见该条。
见《中药志》。即密陀僧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西汉时医家。曾任济北王的太医令,并向淳于意学习医术。
脚的后部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足少阴之脉……当踝后绕跟,别走太阳。”
病名。清·高憩云《外科问答》:“痰瘤生下腮两旁,或肋腹等处。初起如桃李,渐大如茄,按之绵软,不痒不痛。”《外科十三方考》下编:“痰瘤穿溃后如猪脑髓。”治法:生于上体者宜清上解郁汤;生于下体者宜解下除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