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古代全身遍诊法三部九候部位之一。即上部地,两颊之动脉,以候口齿之气。②经穴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位于面部,瞳孔直下(眼平视),平鼻翼下缘处。③丝竹空穴别名。见《针灸甲乙经》。
书名。南京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编。全书分六章。包括常见症状的辨证要点、常用治法、小儿急症、新生儿疾病、时行疾病和小儿杂病。书中用中医病名和理论对中医儿科作了简明扼要的介绍。末附常用药物及病历书写等。1
见外科百效全书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真诠》卷下。生于正疔左侧,仍照常法治之。见疔疮条。
见《云南经济植物》。为白云花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素女经》。亦名俞鼠。指阴蒂。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芸香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医学纲目》卷三十四。即月经。详该条。
见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为榕须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明·赵贞观《绛雪丹书》:“妊娠胸腹胀满,或遍身浮肿,小便艰涩,名曰子水不利。”参见妊娠肿胀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