针经
见灵枢经条。
见灵枢经条。
即痼疾、瘤病。《灵枢·九针论》:“四时八风之客于经络之中,为瘤病者也,……必筩其身而锋其末,令可以泻热出血,而痼病竭。”参见痼疾、瘤病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博学多闻,长于医,鉴于伤寒年年为患,而庸医往往误人,于是推究仲景书而撰成《伤寒治要》一书。
见《群芳谱》。为玫瑰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四满。见该条。
指位于皮部的络脉。因为位浅如浮,故名。《素问·皮部论》:“视其部中有浮络者……。”《黄帝内经太素》杨注:“浮谓大小络见于皮者也。”临床上可根据其部位和色泽的变化用来诊断和刺血治病。
即拔罐法,亦称吸筒法。详拔罐法条。
【介绍】:见耶律庶成条。
病名。见明·倪维德《原机启微》。即能远怯近症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虚损痨瘵源流》:“有血虚热,必兼燥渴,睡卧不安,宜圣愈汤、人中白丸两方参酌用。”参发热、血虚发热条。
病证名。指惊风后出现的失音。多由津液受伤,肺肾阴虚所致。治法详久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