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锁子骨伤

锁子骨伤

病名。见《医宗金鉴》卷八十八。锁子骨锁骨。多因跌坠、撞击所伤。局部肿胀、疼痛,压之加剧,可有骨声,头倾斜于患侧,下颌偏向健侧,患侧上肢活动受限。折端移位者,治宜手法整复,给予固定;无移位者,仅需固定,患侧上肢用颈吊带。内服复元活血汤七厘散,肿痛减轻后改服接骨丸、正骨紫金丹;后期服补筋丸,用海桐皮汤外洗,配合功能锻炼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热甚发痉

    指热盛伤阴,筋脉失养所致的痉病。见上海中医学院主编《中医内科学讲义·痉证》。由于邪热壅滞,或热甚伤阴,筋脉失于濡养所致。症见壮热,项背强,口噤齘齿,手足挛急,腹满便秘,甚则角弓反张,神识不清,舌苔黄,

  • 神珠

    ①指眼珠。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神珠自胀证,目珠胀也。”见眼珠条。②指黑睛。清·黄庭镜《目经大成》:“气轮之中青睛则属木、属肝,轮曰风,世称神珠。”详黑睛条。

  • 大松身

    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宽筋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下陵

    见足三里条。

  • 死血胁痛

    病证名。指瘀血内停所致的胁痛。见《医钞类编·胁痛门》。《证治准绳·胁痛》:“死血者,日轻夜重,或午后热,脉短濇或芤,桃仁承气汤加鳖甲、青皮、柴胡、芎、归之属。若跌扑胁痛者,亦是死血,宜复元活血汤、破血

  • 针灸经穴图考

    经脉经穴专书。8卷。黄竹斋编。本书在《类经图翼》一书的基础上,将十四经穴及经外奇穴的古今各家记述进一步予以补充、整理汇编而成。书内附有十四经穴的点穴照片图。195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。

  • 圣惠方

    见太平圣惠方条。

  • 膈下

    膈,指膈膜,为分开胸腹之筋膜。膈下指膈膜以下的部位,即上腹部。《医林改错》:“在内分膈膜上下两段,膈膜以上,心肺咽喉,左右气门,其余之物,皆在膈膜以下。……立膈下逐瘀汤,治肚腹血瘀之症。”

  • 性能

    概指药物的四气、五味和升降浮沉等性质和功能。

  • 引针

    即出针。《素问·离合真邪论》:“候呼引针。”意指待病人呼气时出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