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阳厥

阳厥

厥证之一。指热厥。《景岳全书·杂证谟》:“阳厥者,热厥也。”《药症忌宜》:“阳厥即热厥,其证四肢厥逆身热面赤,唇燥大渴,口干舌苦,目闭或不闭,小便赤涩短少,大便燥结,不省人事。”《丹溪心法·厥》:“阳厥者,是热深则厥。盖阳极则发厥也。不可作阴证而用热药治之。精魂绝而死矣。急宜大小承气汤,随其轻重治之。”参厥证条。②足少阳经经气厥逆所致的病证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胆,足少阳之脉,……是动则病,口苦,善太息,心胁痛,不能转侧,甚则面微有尘,体无膏泽,足外反热,是为阳厥。”③指突受刺激过度而出现善怒发狂的病证。《素问·病能论》:“有病怒狂者,此病安生?……阳气者,因暴折而难决,故善怒也,病名曰阳厥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烂喉痧方

    见《金匮翼》卷五。即锡类散,见该条。

  • 外感

    病因分类之一。指感受六淫、疫疠之气等外邪。病邪或先侵犯人体皮毛肌肤,或从口鼻吸入,均自外而入,初起多有寒热或上呼吸道症状,故称。

  • 柠果

    见《南宁市药物志》。为柠檬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膝目

    经外奇穴名。出《外台秘要》。所述位置与膝眼同。《针灸经外奇穴图谱》作膝眼之别名,见该条。

  • 唇青

    证名。指口唇泛现青暗的病色。多因寒中血脉凝滞,不能外荣所致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唇青,舌卷,卵缩,则筋先死。”《医学入门·伤寒杂症》:“无色泽而唇青者,必是寒中。阴症胸膈满,面色及唇皆无色泽,手足冷者,

  • 医要集览

    丛书名。共6种,《脉赋、脉诀、真刘三点脉诀》(原题晋·王叔和等撰)、《用药歌诀》(不著撰人)、《药性赋珍珠囊》、《伤寒活人指掌提纲》(元·吴恕撰)、《诸病论》(不著撰人)、《难经》。

  • 刘禹锡

    【生卒】:772~842【介绍】:字梦得。彭城(今江苏徐州)人。曾与王叔文、柳宗元等,提出政治改革,反对因循保守。后因革新失败而被贬。他对医学有所研究,强调“一物足了病者”的单方、验方治疗疾病,又重视

  • 鸣蝉

    出《新修本草》。为蚱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细叶亚婆草

    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为鲫鱼胆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陈康斋

    【介绍】:见陈其晋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