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药材>雕骨

雕骨
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雕骨

药材名称雕骨

拼音Diāo Gǔ

别名鹰骨

来源隼形目秃鹫Aegypius spp.;Accipiter spp.;金雕Aquila chrysaetos (L.);海雕Haliaeetus spp.;鹰科Milvus korschum lineatus (Gray),以入药。

生境分部河北。

功能主治活血止痛。主治跌扑骨折。

用法用量1~2钱。

备注民间有用鸢骨治骨折。

摘录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
《中药大辞典》:雕骨

药材名称雕骨

拼音Diāo Gǔ

出处《纲目》

来源为鹰科动物金雕骨胳。雕以春、冬为多见,猎取后,取其骨晒干。

原形态金雕,又名:鹑(《毛诗传》),鹫(《山海经》),鹜(《说文》),洁白雕、红头雕、鹫雕、大山鶂。

雌鸟体长约1米。雌雄同色。嘴黑褐,基部沾蓝;蜡膜纯黄。虹膜栗褐色。未成长时头、颈的背面黄棕色,前额以及后颈的羽缘缀以棕褐色。耳羽栗黄色;眼先灰白缀黑。两翼飞羽除最外侧三枚外基部均缀有白色,身体其余部分暗褐色。尾羽灰白,端部黑色。趾黄,爪黑。后爪长达5厘米以上。成年时翼和尾部均无白色,头顶羽色转为金褐;跗跖为棕黄色。

生境分部栖息于山地,性猛力强。善捕食鸩、鹑、雉、野兔,甚至幼麝等。巢于高山悬岩大树上。分布我国东北。

功能主治《纲目》:"治折伤断骨。(雕骨)烧灰,每服二钱,酒下,在上食后,在下食前。"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雕骨

药材名称雕骨

拼音Diāo Gǔ

英文名Vulture bone

别名鹑、鹫、洁白雕、红头雕、鹫雕

出处出自《本草纲目》。《纲目》:雕,似鹰而大,尾长翅短,土黄色,鸷悍多力,盘旋空中,无细不睹。皂雕即鹫也,出北地,色皂青。雕出辽东。

来源药材基源:为鹰科动物金雕的骨胳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quila chrysaetos Linnaeus

采收和储藏:雕以春、冬为多见,猎取后,取其骨晒干。

原形态金雕,大型猛禽。雌体长约1m。雌雄同色。头顶金褐,后颈暗赤褐色,具黑色纵纹。上体一般暗赤褐色,背及双翅有紫色光泽。下体通常黑褐色,胸离中央有淡色纵纹。覆腿羽暗赤色长羽一直延什到趾基部。嘴强大,钩曲,黑褐色,基部沾蓝。趾黄,爪黑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栖息于高山草原和针叶林地区。以各种鸟类及鹿、山羊、野兔等兽类动物为食。营巢于高山悬岩大树上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和西部、西南部山区。

性味甘;咸;温

归经肾经

功能主治活血止痛。主跌扑骨折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5-15g。

各家论述《纲目》:治折伤。(雕骨)烧灰,每服二钱,酒下,在上食后,在下食前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鲛鱼翅

    药材名称鲛鱼翅拼音Jiāo Yú Chì别名鲛鲨翅(《医林纂要》),沙鱼翅(《纲目拾遗》),金丝菜(《本草求原》)。出处《纲目》来源为皱唇鲨科动物白斑星鲨或其他鲨鱼的鳍。性味①《医

  • 海龟胶

    药材名称海龟胶拼音Hǎi Guī Jiāo英文名Chelonia Glue出处始载于《中国药用动物志》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海龟科动物海龟或蠵龟等的背、腹甲制成的加工品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1.Chelo

  • 山扁豆子

    药材名称山扁豆子拼音Shān Biǎn Dòu Zi出处《现代实用中药》来源为豆科植物山扁豆的种子。性味《现代实用中药》:"微苦。"功能主治《现代实用中药》:"

  • 深山酢浆草

    药材名称深山酢浆草拼音Shēn Shān Zuò Jiānɡ Cǎo别名山酢浆草、大酸溜溜、三块瓦来源酢浆草科酢浆草属植物山酢浆草Oxalis acetosella L.,或深山酢浆草Oxa

  • 牛口涎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牛口涎药材名称牛口涎拼音Niú Kǒu Xián别名牛涎(《千金方》)出处《本草拾遗》来源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唾涎。功能主治治噎膈,反胃呕吐。①《本草拾遗》:&q

  • 打米花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打米花药材名称打米花拼音Dǎ Mǐ Huā别名马郎花、白花藤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,小元宝(《广西药植名录》)。出处《贵州民间药物》来源为旋花科植物翼萼藤的根或全草。秋季采收。原形态多年

  • 鼠尾草

    药材名称鼠尾草拼音Shǔ Wěi Cǎo别名坑苏、紫花丹来源药材基源:为唇形科植物鼠尾草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alvia japonica Thunb.采收和储藏:夏季采收,洗净,晒干。原形态

  • 寒莓叶

    药材名称寒莓叶拼音Hán Méi Yè出处《福建民间草药》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寒莓的叶或全草。原形态寒莓(《本草会编》),又名:肺形草、水漂沙、寒刺泡、山火莓、大号刺波。常绿

  • 苦蘵根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苦蘵根药材名称苦蘵根拼音Kǔ Zhī Gēn出处《江西民间草药》来源为茄科植物苦蘵的根,夏、秋采取。性味《江西民间草药验方》:"性寒,味苦,无毒。"功能主治利水通淋

  • 催吐萝芙木

    药材名称催吐萝芙木来源夹竹桃科催吐萝芙木Rauvolfia vomitoria Afzel. ex Spreng.,以根、茎皮入药。生境分部广东、广西有栽培。功能主治根:可提取利血平生物碱,治高血压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