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额上黑

额上黑

证名。指头额部泛现晦黑的病色。多因肝肾虚衰有热所致。《金匮要略·黄疸病脉证并治》:“额上黑,微汗出,手足中热,薄暮即发,膀胱急,小便自利,名曰女劳疸。”“黄家日晡所发热,而反恶寒,此为女劳得之,膀胱急,少腹满,身尽黄,额上黑,足下热,因作黑疸,其腹胀如水状,大便必黑,时溏。”参见女劳疸、黑疸条。本症可见于慢性肝病、肝硬化、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等疾患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虚阳上浮

    也称孤阳上越、或称虚阳不敛。①同阴盛格阳,见该条。②指精血亏损,阳失所附,浮越于上,症见潮热,面色嫩红,口燥不渴,脉虚数等。治宜补精血、敛浮阳。

  • 上都

    经外奇穴名。八邪之一。《奇效良方》:“上都二穴,在手食指、中指本节岐骨间,握拳取之。治手臂红肿。针入一分,可灸五壮”。

  • 尚药局书吏

    唐代医官职称。共设4名,官阶从六品上。

  • 伤湿腹痛

    病证名。指因受湿邪所致腹痛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腹少腹病源流》:“伤湿腹痛,小便秘,大便泄,宜燥湿利水,宜胃苓汤。”参见腹痛条。

  • 寒湿痢

    病名。指痢疾之由感受寒湿而致者。《症因脉治》卷四:“寒湿痢之症,初起恶寒发热,身痛头疼,呕吐不食,不作渴,痢下脓血,或下黑水,腹反不痛。”治疗如身痛发热,脉浮紧者,宜用败毒散辛温散表;呕吐饱闷,脉长者

  • 干生地

    见《中药志》。即干地黄,详该条。

  • 伏白

    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复溜,见该条。

  • 卢繇(yáo 摇)生

    【介绍】:见卢之颐条。

  • 雄丁香

    见《本草蒙筌》。即丁香,详该条。

  • 蟹化石

    见《药材学》。即石蟹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