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著《伤寒类例》,已佚。
与温针对举。指单纯针刺之法。
古针具名。《灵枢·九针十二原》:“小针之要,易陈而难入。”意同微针,见该条。
脉阴阳相乘相伏之象。如寸部虽见沉涩而短的阴脉,但有时夹有浮滑而长的阳脉,故称。《难经·二十难》:“脉虽时浮滑而长,此谓阴中伏阳也。”
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滴水珠之别名,详该条。
书名。2卷(即《景岳全书》卷7~8)。明·张介宾撰。张氏据《内经》“今夫热病者,皆伤寒之类也”的理论,阐述伤寒多种病证,并从八纲的角度予以辨析。其治法部分主张“古法通变”,吸取《伤寒论》以后诸家的学术
病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五。即疖生于乳房部者。证治同疖。
《银海精微》卷上方。胆南星七钱,防风、干姜各三钱,白附子、川乌、白芷、薄荷、木香、白术、茯苓、人参各五钱,朱砂一钱,麝香、冰片各五分,牛黄三分,白僵蚕二十个。为细末,冬季用蜜二斤,甘草半斤,煎作膏,和
即胃阴虚。详该条。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东风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