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见《审视瑶函》。又名混睛、混障症。《医宗金鉴·眼科心法要诀》:“混睛之证,初起白睛混赤,渐生赤脉,遮漫乌睛,或白或赤,漫珠一色,白忌光滑如苔,赤忌赤脉外散,其证初起则先痒后痛,渐致碜涩泪出,羞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雪莲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清·刘士季《草木便方》。为钩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又称散穴。《素问·诊要经终论》:“春刺散俞及与分理,血出而止。”张隐庵注:“散俞,络脉之俞穴也……盖春气生升于外,故当于散俞溪谷之间而浅刺之。”
【介绍】:宋代医生。生平不详。著《婴孩病源论》1卷,已佚。
【介绍】:上古时代巫医,相传为黄帝之臣。
即舌衄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傅青主女科》。不孕症型之一。即胞寒不孕。详该条。
见《滇南本草》。为木蝴蝶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霉疮秘录》卷上。即杨梅疮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