鲁府秘方
见鲁府禁方条。
见鲁府禁方条。
见清·龙柏《药性考》。即金果榄,详该条。
《卫生宝鉴》卷五方。人参、桔梗各一两,秦艽、茯苓、地骨皮、生地黄各二两,知母、柴胡各二两半,黄芪三两半,天门冬、鳖甲(酥炙)各三两。为粗末,每服三钱,水煎,食远服。治虚劳客热,肌肉消瘦,四肢倦怠,五心
解剖名。指齿根,实为牙颈。《难经》五十八难:“汗注不休,齿本槁痛。”
即脉管。详脉条。
出《随息居饮食谱》。即枣槟榔,详该条。
气功术语。练功不当而导致的一类失常现象。见偏差条。
病证名。指咳嗽午后发作者。亦称劳嗽。为阴虚所致。《明医杂著》卷二:“午后嗽者,属阴虚,即劳嗽也,宜补阴降火。……愚按前症,属肾气亏损,火炎水涸,或津液涌而为痰者,乃真脏为患也。须用六味地黄丸壮肾水,滋
元代医官职称。始设于1322年(至治二年),共2人,以协助太医院院使掌管医事。官阶正三品。
书名。清·高学山撰。作者认为喻嘉言《尚论篇》各条文中,多有似是而非、未尽恰当之处,遂反复详辨,并以“辨似”为书名。全书辨注颇详。高氏认为“伤寒诊法,惟以形、症、声、色,合之浮、大、数、动、滑、沉、涩、
七气之一。《诸病源候论·七气候》:“忧气,则不可极作,暮卧不安席。”参见七气、九气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