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药材>鹳骨

鹳骨

《中药大辞典》:鹳骨

药材名称鹳骨

拼音Guàn Gǔ

出处《别录》

来源为鹳科动物白鹳骨胳

原形态白鹳(陶弘景),又名:冠雀(《后汉书》),鹳雀、负釜、黑尻、背灶、皂裙(陆玑《诗疏》),鹳(《别录》),老鹳、捞鱼鹳。

体长约120厘米。嘴形粗健,长直而略侧扁,角黑色,先端渐形尖细,色亦较淡。虹膜淡粉红而外圈黑色;眼周及颏囊的裸出部朱红。全体大多白色;肩羽、翼上覆羽、初级和次级飞羽均呈光辉黑色,大部分外翈呈银辉色。脚长,暗红色,胫下部裸出;趾长居中,向前三趾的基部有蹼相连着,后趾位置不较他趾为高,爪短钝。

生境分部活动于开阔沼泽和潮湿草地上,夜宿高树,常集群生活。繁殖于我国北方地区,至长江流域及长江以南地区越冬。

性味①《别录》:"味甘,无毒。"

②《药性论》:"大寒。"

功能主治治痨瘵,胸腹痛,喉痹,蛇咬。

①《别录》:"主鬼蛊诸疰毒,五尸心腹疾。"

②《药性论》:"治尸疰、鬼疰腹痛。炙令黄,末,空心暖酒服方寸匕。"

③《本草拾遗》:"脚骨及嘴主喉痹,蛇虺咬,及小儿闪癖,大腹痞满,并煮汁服之,亦烧为黑灰饮服。"

复方治积聚,胸痛连背,走无常处,或在藏,或肿在腹,或奄奄然而痛:鹳骨三寸,雄黄莽草、丹砂(一作’丹参’)、牡蛎(一作’牡丹’)各四分,藜芦、桂心、野葛各二分,斑猫十四枚,巴豆四十枚,蜈蚣一枚,芫菁十四枚,上十二味,末之,蜜丸,服如小豆大二丸,日三,以知为度。(《千金方》鹳骨丸)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鹳骨

药材名称鹳骨

拼音Guàn Gǔ

英文名Stork bone

别名原动物白鹳、冠雀、鹳雀、负釜、黑尻、背灶、皂裙、鹤、老鹳、捞鱼鹳

出处出自《名医别录》。

1.陆玑《诗疏》:鹳,鹳雀也,似鸿而大,长颈赤喙,白身黑尾翅,树上作巢,大如车轮,卵如三升杯。

2.陶弘景:鹳亦有两种,似鹄而巢树者为白鹳,黑色,曲颈者为乌鹳,今宜用白者。

来源药材基源:为鹳科动物白鹳的骨骼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iconia ciconia(Linnaeus)

原形态白鹳,大型鸟类。全身大都白色,翅上大覆羽黑褐;小翼羽外黑翈黑色,内翈黑褐,在翼缘处缀以白色;初级覆羽黑色,位于内侧者的外翈散缀以银灰色;肩羽较长,呈黑而金属光泽,为紫铜色。飞羽大多黑色而内着铜绿光泽,初级飞羽基部白色,人侧初级飞羽以及大部分飞羽的外翈,除边缘和先端以外,均呈银灰色,颈下羽毛形长而呈矛状。嘴角黑色而先端稍淡;眼周及颏囊裸出部分朱红色;脚暗朱色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性宁静而机警。常单个或小群温游在开阔平原的池塘、沼泽的浅水中觅食或静等饵物。休息时常一脚站立。有时栖止于大树干上。飞时颈和脚呈一直线,飞行强健和缓慢。以鱼、蛙、昆虫及小型鼠类为食。营巢于高大松树或橡树上。

资源分布:国内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,但数量较少。

性味味甘;性寒

归经肺;脾经

功能主治解毒;止痛。主痨瘵;腹痛;喉痹;蛇咬伤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6-10g;或炙黄或烧灰存性,研末,每次6-10g。

注意《本草拾遗》“秃人毛发,沐汤中不少许,发尽脱,亦不更生。”

复方鹳骨丸(《千金方》):治积聚,胸痛连背,走无常处,或在藏,或肿在腹,或奄奄然而痛:鹳骨三寸,雄黄莽草。丹砂(一作‘丹参’)、牡蛎(一作‘牡丹’)各四分,藜芦、桂心、野葛各二分。斑猫十四枚,巴豆四十枚,蜈蚣一枚,芜菁十四枚。上十二味,末之,蜜丸,服如小豆大二丸,日三,以知为度。

各家论述1.《别录》:主心腹疾。

2.《药性论》:洽腹痛。炙令黄,未,空心暖酒服方寸匕。

3.《本草拾遗》:脚骨及嘴主喉痹,蛇咬,及小儿闪廦。大腹痞满,并煮汁服之,亦烧为黑灰饮服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馒头蟹

    药材名称馒头蟹拼音Mán Tou Xiè别名雷公蟹来源药材基源:为馒头蟹科动物逍遥馒头蟹等的壳和蟹黄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alappa philargius(Linnaeus)采收和储藏:秋季于沙滩

  • 皂角菌

    药材名称皂角菌别名树舌、赤色老母菌、扁木灵芝、扁芝、扁蕈、白斑腐菌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皂角菌Ganoderma applanatum (Pers. ex Gray) Pat.,以子实体入

  • 毛冬瓜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毛冬瓜药材名称毛冬瓜拼音Máo Dōnɡ Guā别名毛花羊桃、白毛桃、白羊桃、白藤梨、山蒲桃、毛卵、毛狗卵、白毛卵、生毛藤梨来源猕猴桃科猕猴桃属植物毛花杨桃Actinid

  • 橘络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橘络药材名称橘络拼音Jú Luò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的果皮内的筋络。由果皮内撕下,晒干。性味苦,平。功能主治

  • 羊屎条花

    药材名称羊屎条花拼音Yánɡ Shǐ Tiáo Huā来源药材基源:为忍科植物烟管荚蒾的花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Viburnum utile Hemsl.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烘干。原形态烟管荚蒾

  • 镰叶马蔺根

    药材名称镰叶马蔺根拼音Lián Yè Mǎ Lìn Gēn来源药材基源:为鸢尾科植物膜苞鸢尾的根茎或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Iris scariosa Willd.ex Link采收和储藏:夏季采收,

  • 九头妖

    药材名称九头妖拼音Jiǔ Tóu Yāo别名黄冠菊来源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黄樱菊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Xanthopappus subacaulis C. Winkl.采收和储藏:春、夏季采收,

  • 黄杨木叶

    药材名称黄杨木叶拼音Huánɡ Yánɡ Mù Yè别名黄杨脑(《丹溪心法》)出处《纲目》来源为黄杨科植物黄杨的嫩叶。化学成分叶含黄杨碱E、黄杨醇碱E、环朝鲜黄

  • 野亚麻

    药材名称野亚麻别名亚麻、疔毒草来源亚麻科亚麻属植物繁缕亚麻Linum stellarioides Planch.,以地上部分及种子入药。秋季果实成熟时,割取地上部分,晒干,打下种子,分别处理。性味甘,

  • 千金子霜

    药材名称千金子霜拼音Qiān Jīn Zi Shuānɡ英文名SEMEN EUPHORBIAE PULVERATUM来源本品为千金子的炮制加工品。性状本品为均匀、疏松的淡黄色粉末,微显油性。味辛辣。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