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药材>黑骨头

黑骨头

《中药大辞典》:黑骨头

药材名称黑骨头

拼音Hēi Gǔ Tou

别名铁散沙、铁骨头、牛尾蕨、山筋线(《广西药植名录》),山杨柳、青蛇胆小青蛇、柳叶夹(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),黑龙骨、飞仙藤,达风藤(《云南中草药选》),小黑牛青香藤、奶浆藤、青色丹、黑骨藤、青风藤(《云南中草药》)。

出处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

来源萝藦种植物西南杠柳全株。秋、冬采集,洗净切片,晒干。

原形态西南杠柳,又名:滇杠柳

常绿攀援藤本,长达10米以上。全体无毛,具乳汁。根细长,弯曲,有香气,棕色。茎基部木质,纤维性强。叶对生;狭披针形,长2.3~6厘米,宽0.4~1厘米,先端尖,基部阔楔形,全缘,两面均光滑;叶柄短。聚伞花序腋生或顶生,花多为3朵;花小;花瓣5,卵圆形,端尖,暗绿黄色。蓇葖果双生,长圆锥形,斜展,长6~10厘米,上端渐狭尖;内含多数具白色长绢毛的种子。

生境分部生于山野疏林中。分布西藏、云南、贵州、广西等地。

化学成分滇杠柳新鲜茎皮中提出的滇杠柳甙(粗甙)具有强心作用,其特点类似毒毛旋花子甙G。滇杠柳甙之鸽平均致死量为5.9±1.0毫克/公斤,较毒毛旋花子甙G低。

性味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:"苦,凉,有小毒。"

功能主治通经络,祛风湿,活血,消炎。治跌打损伤,风湿关节痛,月经不调,口腔炎,乳腺炎。

①《广西药植名录》:"清凉止血。治跌打损伤,伤寒,痨伤,疟疾,肚痛。"

②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:"祛风湿,通经络,消炎解毒。治风湿跌打疼痛,热性疮毒,乳腺炎,咽喉炎,口腔炎。"

③《云南中草药选》:"舒筋活络,祛风除湿。治风湿性关节炎,跌打损伤,胃痛,消化不良,闭经,月经不调。"

④《贵州药植目录》:"治劳咳。"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1~2钱;或浸酒。外用:煎水洗或研末调敷。

注意《云南中草药》:"肝炎,消化道溃疡患者忌服。一日量不宜超过三钱,服过量出现抽搐,甚至死亡。"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黑骨头

药材名称黑骨头

拼音Hēi Gǔ Tou

英文名Forrest Silkvine Stem or Root

别名铁散沙、铁骨头、牛尾蕨、山筋线、山杨柳、青蛇胆小青蛇、柳叶夹、黑龙骨、飞仙藤、达风藤小黑牛青香藤、奶浆藤、青色丹、黑骨藤、青风藤、西南杠柳、滇杠柳

出处出自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

来源药材基源:为双子叶植物药萝藦科植物西南杠柳的根或全株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eriploca forrestii Schltr.

采收和储藏:秋、冬采集,洗净切片,晒干。

原形态藤状灌木,长达10m。具乳汁;多分枝,全株无毛。叶对生,革质;叶柄长1-2mm;叶片狭披针形,长4-6cm,宽0.5-1cm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;侧脉纤细密生,在叶缘关连结成1条边脉聚伞花序腋生,比叶为短,着花1-3朵;花萼裂片5,卵圆形或近圆形;花冠黄绿色,近辐状,花冠裂片5裂片中间不加厚,不反折,无毛;副花冠丝状,被微毛;花粉器匙形,四合花粉藏在载粉器内;雄蕊5,着生地花冠基部,花药互相粘生;子房由2枚离生心皮组成,花柱先端2裂。蓇葖果双生,圆柱状,长约10cm,径约5mm,具绷条纹,种子长圆开,先端具长约3cm白色绢制裁种毛。花期3-4月,果期6-7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000m以下的山地向阳处或阴湿的杂木林下或灌木丛中。

资源分布:分布西藏、云南、贵州、广西、西南、青海等地。

化学成分根茎含强心甙衍生物学:杠柳毒甙(periplocin),萝藦甙元(periplogenin),8-羟基萝藦甙元(8-hydroxyperiplo-genin)[1]和滇杠柳甙(periforside)Ⅰ[2]。还含熊果酸(ursolic acid),胡萝卜甙(daucosterol),北五加皮甙(periplocoside)E[1]。

药理作用强心作用 本品新鲜茎皮中提得的总甙,通过在位蛙心及兔心、兔心电图及离体豚鼠心实验证明有强心作用,作用物点类假毒毛花苷G,鸽平均致死量为5.9±1.0mg/kg[1]

毒性滇杠柳甙之鸽平均致死量为5.9土1.0mg/kg,较毒毛旋花子甙G低。

性味味甘;辛性温;小毒

功能主治祛风除湿;活血消痈。主跌打损伤;风湿痹痛;闭经;乳痈;骨折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3-6g;或浸酒。外用:适量捣敷。

注意《云南中草药》:肝炎,消化道溃疡患者忌服。一日量不宜超过三钱,服过量出现抽搐,甚至死亡。

各家论述1.《广西药植名录》:清凉止血。治跌打损伤,伤寒,痨伤,疟疾,肚痛。

2.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:祛风湿,通经络,消炎解毒。治风湿跌打疼痛,热性疮毒,乳腺炎,咽喉炎,口腔炎。

3.《云南中草药选》:舒筋活络,祛风除湿。治风湿性关节炎,跌打损伤,胃病,消化不良,闭经,月经不调。

4.《贵州药植目录》:治劳咳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断节参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断节参药材名称断节参拼音Duàn Jié Shēn别名对节参、青洋参出处《红河中草药》来源为萝藦科植物昆明杯冠藤的根。秋、冬采。洗净,切片,晒干或鲜用。原形态多年生

  • 蔷薇枝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蔷薇枝药材名称蔷薇枝拼音Qiánɡ Wēi Zhī出处《纲目拾遗》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多花蔷薇的茎。功能主治《纲目拾遗》:"妇人秃发,蔷薇嫩枝同猴枣煎汁刷之。"

  • 大瓦韦膜叶星蕨

    药材名称大瓦韦膜叶星蕨拼音Dà Wǎ Wéi Mó Yè Xīnɡ Jué别名大风草、爬山姜、断骨粘、宝剑草、光石韦、大石韦、岩姜七、鸡足莲、大叶包针出处本品始载于《植物名实图考》石草类,以“大风草”

  • 雪莲花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雪莲花药材名称雪莲花拼音Xuě Lián Huā来源菊科风毛菊属植物绵头雪莲花Saussurea laniceps Hand.-Mazz.和毛头雪莲花S. eriocep

  • 库页悬钩子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库页悬钩子药材名称库页悬钩子拼音Kù Yè Xuán Gōu Zi出处《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》来源蔷薇科植物库页悬钩子的茎叶。7~8月采割,晒干。原形态小灌

  • 苏黄耆

    药材名称苏黄耆拼音Sū Huánɡ Qí别名土黄芪、献干粮、狗干粮(《陕西中草药》)。出处《江苏植药志》来源为锦葵科植物圆叶锦葵的根。春、秋采挖,洗净,晒干。原形态多年生草本。根深

  • 獭皮毛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獭皮毛药材名称獭皮毛拼音Tǎ Pí Máo出处《本草拾遗》来源为鼬科动物水獭的皮毛。功能主治《本草拾遗》:"主水癊病,煮汁服。"摘录《中药大辞典

  • 假茼蒿

    药材名称假茼蒿拼音Jiǎ Tónɡ Hāo别名野茼蒿(《广州植物志》),冬风菜(《广西药植名录》)。出处《南宁市药物志》来源为菊科植物革命菜的全草。夏季采收。一般以鲜用为佳。原形态一年生直立

  • 樗叶花椒皮

    药材名称樗叶花椒皮拼音Chū Yè Huā Jiāo Pí出处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樗叶花椒的树皮。立夏前后,剥取树皮,晒干。生境分部产浙江、福建等地。性状干燥树皮呈

  • 庵 (艹闾)

    药材名称庵 (艹闾)拼音ān ( Cǎo Lǘ )英文名all-grass of keiske Wormwood别名庵(艹闾)草、庵 (艹闾)篙、淹 (艹闾)、覆(艹闾)、臭篙、庵蒿出处出自《神农本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