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药材>三七花

三七花

《中药大辞典》:三七花

药材名称三七花

拼音Sān Qī Huā

出处《云南中草药选》

来源为五加科植物人参三七

性味甘,凉。

功能主治清热,平肝,降压。治高血压,头昏,目眩,耳鸣,急性咽喉炎。

用法用量内服:开水冲泡茶服;适量。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三七花

药材名称三七花

拼音Sān Qī Huā

英文名Sanchi Flower

别名田七花

出处出自《云南中草药》选

来源药材基源: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花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anax notoginsen (Burk.)F.H.Chen ex C.Chow.

采收和储藏:6-8月开花时采收花序,熏蒸晒干。

原形态多年生草本,高达30-60cm。根茎短,具有老茎残留痕迹;根粗壮肉质,倒圆锥形或短圆柱形,长约2-5cm,直径约1-3cm,有数条支根,外皮黄绿色至棕黄色。茎直立,近于圆柱形;光滑无毛,绿色或带多数紫色细纵条纹。掌伏复叶,3-4枚轮生于茎端;叶柄细长,表面无毛;小叶3-7枚;小叶片椭圆形至长圆状倒卵形,长约5-14cm,宽2-5cm,中央数片较大,最下2片最小,先端长尖,基部近圆形或两侧不相称,边缘有细锯齿,齿端偶具小刺毛,表面沿脉有细刺毛,有时两面均近于无毛;具小叶柄。总花梗从茎端叶柄中央抽出,直立,长20-30cm;伞形花序单独顶生,直径约3cm;花多数,两性,有时单性花和两性花共存;小花梗细短,基部具有鳞片状苞片;花萼绿色,先端通常5齿裂;花瓣5,长圆状卵形,先端尖,黄绿色;雄蕊5,花药椭圆形,药背着生,内向纵裂,花丝线形;雌蕊1,子房下位,2室,花住2枚,基部合生,花盘平坦或微凹。核果浆果状,近于肾形,长约6-9mm;嫩时绿色。熟时红色,种子1-3颗,球形,种皮白色。花期6-8月。果期8-10月。

化学成分花苞含甙,其甙元有人参二醇(panaxadiol),20(R)-达玛烷-3β,12β,20,25-四醇[20(R)-panaxadiol),20(R)-达玛烷-3β,12β,20,25-四醇[20(R)-dammaran-3β,12β,20,25-tetrol],达玛-20(22)-烯-3β,12β,26-三醇[dammar-20(22)-en-3β,12β,26-triol]等[1]。并已分离出人参皂甙(ginsenoside)Rb1、Rb2、Rc、Rd、F2[2]等。

药理作用1、对中枢神经济的作用 三七花煎剂10g/kg、20g/kg分别给小鼠灌胃,其有效成分三七皂甙E1(即人参皂甙Rb1)100mg/kg、200mg/kd腹腔注射,均显示与剂量相关的隆低小鼠自主活动次数;与戊巴比妥钠、硫喷妥钠合并应用,能明显增强这些药物的催眼作用。增强氯丙嗪的安定作用。并能对抗苯丙胺,咖啡因、戊四氮的中枢兴奋作用[1,2]。三七花叶含人参二醇型皂甙较多,为中枢抑制作用的成分[3]。三七花中含人参二醇型皂甙较多,为中枢抑制作用的成发[3]。三七总皂甙对醋酸扭体法、热板法和烫尾法致痛小鼠,均有镇痛作用[4]。

2、对血管和血压的作用 三七花热浸剂、水煎剂及水煎醇提物对离体兔耳血管有明显扩张作用,这一作用不是由于释放组胺引起的,对保留神经的离体兔耳血管无作用[5]。三七花中总皂甙,有湿和面短暂的隆低犬动脉搏血压和外周阻力的作用[6]。

3、抗炎作用 三七花总皂甙对小鼠和大鼠巴豆油诱发的耳郭炎症,腹腔注射冰醋酸诱发的染料渗出性炎症,以及对角叉菜胶、高岭土、5-羟色胺、蛋清、透明质酸酶等引起的小鼠或大鼠踝关节肿胀、足肿胀等,均有抑制作用。并能显着对抗5-羟色胺、组胺及缓激肽所致大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,还可减少炎症渗出物中的PGE含量。切除双侧肾上腺后,三七花总皂甙对角叉菜胶性大鼠脚肿仍有显着抑制作用。但对大鼠肾上腺中维生素C含量无明显影响,提示其抗炎作用可能不依赖于垂体肾上腺系统,而与前列腺素合成有关[7、8]。

4、毒性 三七花水煎剂小鼠腹腔注射LD50为1.3g/kg,相当于临床用量的21-42倍;小灌胃20g/kg,相当于临床用量的333-666倍,连续18d未见动物死亡[5]。

性味味甘;性凉

功能主治清热生津;平肝降压。主津伤口渴;咽痛音哑;高血压病

用法用量内服:适量,开水泡服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蛤蚧

    《中国药典》:蛤蚧药材名称蛤蚧拼音Gé Jiè英文名GECKO别名对蛤蚧、蛤蚧于、仙蟾来源本品为壁虎科动物蛤蚧Gekko gecko Linnaeus 的干燥体。全年均可捕捉,除去

  • 秘鲁香胶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秘鲁香胶药材名称秘鲁香胶拼音Bì Lǔ Xiānɡ Jiāo别名拔尔撒摩(《纲目拾遗》),百露拔尔撒摩(《植物学大辞典》)。出处《药用植物学》来源为豆科植物秘鲁香胶树的树脂。

  • 六月青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六月青药材名称六月青别名汗斑草来源爵床科六月青Goldfussia psilostachys (C. B. Clarke ex W. W. Smith)Brem.,以茎、叶入药。生

  • 大风子油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大风子油药材名称大风子油拼音Dà Fēnɡ Zǐ Yóu别名大枫油(《普济方》)出处《纲目》来源为大风子科植物大风子种仁的脂肪油。制法将种子洗净,干燥后,打碎,取出

  • 桃树胶

    药材名称桃树胶拼音Táo Shù Jiāo别名桃胶来源蔷薇科植物桃Prunus persica (L.)Batsch,树干上流出的树脂。夏秋采收,晒干。性味苦、平。功能主治活血,益

  • 银灰旋花

    药材名称银灰旋花别名沙地小旋花、彩木[蒙名]来源旋花科银灰旋花Convolvulus ammannii Desr.,以全草入药。生境分部黑龙江、辽宁、吉林、陕西、宁夏、甘肃、青海、新疆、内蒙古、山西、

  • 雀脑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雀脑药材名称雀脑拼音Què Nǎo出处《别录》来源为文鸟科动物麻雀的脑髓。性味《别录》:"平。"归经《滇南本草》:"入肾。"功能主治治

  • 景天花

    药材名称景天花拼音Jǐnɡ Tiān Huā来源药材基源:为景天科植物八宝Hylotelephiumerythrostictum(Miq.)H.Ohba的花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Hylotelephi

  • 牡蒿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牡蒿药材名称牡蒿拼音Mǔ Hāo别名齐头蒿、野塘蒿、土柴胡[湖南、广东]来源菊科艾属植物牡蒿Artemisis japonica Thunb.以全草入药。未开花前采收,夏季晒干。性

  • 蓝花龙胆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蓝花龙胆药材名称蓝花龙胆拼音Lán Huā Lónɡ Dǎn来源龙胆科龙胆属植物蓝花龙胆Gentiana filistyla Balf. f. et For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