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药材>三面刀

三面刀

药材名称三面刀

拼音Sān Miàn Dāo

别名金丝三七(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),帽辫七(《陕西草药》),开喉箭、茶七(《陕西中草药》)。

出处《陕西中草药》

来源毛茛科植物金龟草根茎。秋季采挖,洗净、晒干。

原形态多年生草本。根茎横走,具多数须根。茎直立,中空,有纵沟,高25~110厘米,上部密生灰色短柔毛。叶1~2片,近基生,1回3出复叶,具长柄;小叶有柄,卵状心形,中央小叶长5~20厘米,宽4~18厘米,7~9掌状浅裂,边缘有锯齿;侧生小叶较小。穗状花序细长,长10~25厘米,单一或分枝;花小,白色,直径4毫米,近无梗;萼片4~5;雄蕊8~多数;心皮1~2,无毛。菁荚果长约10毫米,具多数浅褐色种子。花期7~8月。

生境分部生于山地林边或林下。分布广东、浙江、湖南、贵州、河南、安徽、湖北、四川、甘肃、陕西、山西等地。产四川、浙江等地。

性状干燥根茎呈不规则的长块形,多分歧成结节状,长8~20厘米,宽1~2厘米。表面黑棕色或暗棕色,密布点状须根痕,上面具多数圆柱形的茎基。体轻,横断面灰白色,有棕褐色放射状排列的条状物(木质部)。

性味《陕西中草药》:"味甘苦,性寒,有小毒。"

功能主治清热,活血,解毒。治咽喉干痛,跌打,劳损,风湿腰腿痛,疖肿。

①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:"祛瘀消肿,降低血压。"

②《陕西草药》:"治风湿疼痛。"

③《陕西中草药》:"清热解毒,活血理气,止痛。治咽喉干痛,劳伤,跌打损伤。"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1~2钱;或浸酒。外用:捣敷。

复方①治咽喉干痛:三面刀一钱。嚼含口中,逐渐咽下。(《陕西中草药》)

②治劳伤内损:鲜金丝三七(切片)二至三两,加白糖炖汁服。(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)

③治劳伤,腰腿痛:三面刀、四块瓦各二钱,红三七钮子七各一钱,红毛七三钱,白酒一斤。浸泡成酒剂,每日早、晚各服一酒盅。(《陕西中草药》)

④治疖毒:鲜金丝三七加盐捣烂敷患处。(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)

备注本品在四川作升麻使用,商品称"南川升麻"。参见"升麻"条。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九牛力

    药材名称九牛力拼音Jiǔ Niú Lì别名川太、土萆薢来源药材基源:为百合科植物穿鞘菝葜的根茎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milax perfoliata Lour采收和储藏:秋、冬季采挖,洗净,切片晒干

  • 地笋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地笋药材名称地笋拼音Dì Sǔn别名地瓜儿、地瓜(《救荒本草》),地笋子、地蚕子(《草木便方》),地藕(《分类草药性》),水三七、野三七、旱藕(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)。出处《

  • 黑细辛

    药材名称黑细辛拼音Hēi Xì Xīn别名四块瓦(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),四大天王、土细辛、平头细辛、四大金刚(《云南中草药选》)。出处《云南中草药选》来源为金粟兰科植物全缘金粟兰的全草及根

  • 豌豆七根

    药材名称豌豆七根拼音Wān Dòu Qī Gēn别名白三七根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景天科植物菱叶红景天Rhodiolahenryi(Diels)S.H.Fu[SedumhenryiDiels]的根。拉丁植

  • 狗爪樟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狗爪樟药材名称狗爪樟拼音Gǒu Zhuǎ Zhānɡ别名臭樟、白香樟来源樟科桢楠属植物有苞桢楠Machilus bracteata Lecomte,以根、树皮及果实入药。四季可采根

  • 黑蒴

    药材名称黑蒴拼音Hēi Shuò别名化血胆来源玄参科黑蒴Melasma arvense (Benth.) Hand.-Mazz.,以全草入药。生境分部台湾、广东、广西、云南。性味微苦,凉。功

  • 伸筋藤

    药材名称伸筋藤拼音Shēn Jīn Ténɡ别名宽筋藤、无地生须(《广西中兽医药植》),青宽筋藤(《陆川本草》),砍不死(《南宁市药物志》),舒筋藤(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。出处《南宁

  • 凉喉茶

    药材名称凉喉茶拼音Liánɡ Hóu Chá别名理肺散、接骨丹来源茜草科耳草属植物攀援耳草Hedyotis scandens Roxb.[Oldenlandia scan

  • 凤丫草

    药材名称凤丫草拼音Fènɡ Yā Cǎo别名大叶凤凰尾巴草、马肋巴、金鸡草、散血莲、活血莲、蛇眼草、眉风草来源蕨类裸子蕨科凤丫蕨属植物凤丫蕨Coniogramme japonica (Thu

  • 钓樟根皮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钓樟根皮药材名称钓樟根皮拼音Diào Zhānɡ Gēn Pí别名光狗棍根皮(《常用中草药配方》)。出处《别录》来源为樟科植物大叶钓樟的根或根皮。原形态大叶钓樟,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