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药材>凤尾兰

凤尾兰

药材名称凤尾兰

拼音Fènɡ Wěi Lán

别名白棕、剑麻、菠萝花

来源药材基源:为龙舌兰科植物凤尾丝兰的花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Yucca gloriosa L.

采收和储藏:花开时采摘,鲜用或晒干。

原形态凤尾丝兰 常绿木本植物。具短茎或高达5m的茎,常分枝。叶坚硬,挺直,条状被针形,长40-80cm或更长,宽4-6cm,长渐尖,先端坚硬成刺状,边缘幼时具少数疏离的齿,老时全缘,稀具分离的细纤维。圆锥花序长1-1,5m,通常无毛;花下垂,白色至淡黄白色,先端常带紫红色;花被片6,卵状菱形,长4-5.5cm,宽1.5-2cm;柱头3裂。果实倒卵状长圆形。花期10-11月。我国有引种栽培。原产北美东部和东南部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我国有引种栽培。

资源分布:原产北美东部和东南部。

化学成分花含异菝葜皂甙元(smilagenin),替告皂甙元(tigogenn),芰脱皂甙元(gitogenin),替告皂甙元3-O-β-D-吡喃木糖基-β-石蒜四糖甙(tigogenin 3-O-β-D-xylopyranosyl-β-ly-cotetraoside),芰脱皂甙元3-O-β-D-吡喃木糖基-β-石蒜四糖甙(gitogenln 3-O-β-D-xylopyranosyl-β-lycotetraoside),芰脱皂甙元3-Oα-L-吡喃鼠李糖基-β-石蒜四糖甙(gitogenin 3-O-α-L-rhamno-pyranosyl-β-lycotetraoside),顺-9-十九碳烯(cis-9-nonadecene)和顺-8-十七碳烯(cis-8-heptadecene)。

性味辛;微苦;平

功能主治止咳平喘。主支气管哮喘;咳嗽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3-9g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百味叶

    药材名称百味叶拼音Bǎi Wèi Yè别名沙癞叶、三股筋来源樟科百味叶Neocinnamomum poilanei H. Liou,以叶、根皮、茎皮入药。生境分部云南。性味甘、辛,

  • 披散糖芥

    药材名称披散糖芥拼音Pī Sǎn Tánɡ Jiè来源药材基源:为十字花科植物灰毛糖芥的种子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Erysimum diffusum Ehrh.采收和储藏:8-9月采集成熟果实,晒干,

  • 草原老鹳草

    药材名称草原老鹳草拼音Cǎo Yuán Lǎo Guàn Cǎo别名红根草(甘肃省卫生防疫站《红根草治疗急性菌痢的疗效观察》)。出处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来源为牻牛儿苗科植物草原老鹳

  • 栗荴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栗荴药材名称栗荴拼音Lì Fū出处《纲目》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栗的内果皮。性味《纲目》:"甘,平,涩,无毒。"功能主治治瘰疬,骨鲠。复方①治栗子颈:栗蓬内膈断

  • 白花蛇目睛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白花蛇目睛药材名称白花蛇目睛拼音Bái Huā Shé Mù Jīnɡ出处《纲目》来源为蝮蛇科动物五步蛇的眼睛。功能主治《普济方》:"治小儿夜啼

  • 甘木通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甘木通药材名称甘木通别名眼蛇药来源毛茛科甘木通Clematis filamentosa Dunn,以叶入药。生境分部广东、广西。化学成分叶含黄酮类,还原性糖,多糖类,甾体,酚性物质

  • 《中药大辞典》:雀药材名称雀拼音Què别名嘉宾(崔豹《古今注》),家雀(《普济方》),瓦雀(《滇南本草》),宾雀(《纲目》),麻禾雀(《本草述》),树麻雀、老家贼、只只(《中药志》),查母塞

  • 土槿皮

    药材名称土槿皮别名土荆皮、荆皮树来源松科金钱松属植物金钱松Pseudolarix amabilis (Nelson) Rehd. [P. kaempferi Gord.],以根皮和近根树皮入药。立夏后

  • 葎草根

    药材名称葎草根拼音Lǜ Cǎo Gēn出处《纲目》来源为桑科植物葎草的根。功能主治治石淋,疝气,瘰疬。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5~8钱;或捣汁。复方①治石淋:葎草根取汁服。(《范汪方》)②治小肠疝气:割人

  • 鹿葱

    药材名称鹿葱拼音Lù Cōnɡ出处《群芳谱》载有鹿葱,并将其与萱花对比异同,认为鹿葱色颇类萱,但无香,叶与花茎亦不同。其叶圆而翠绿,叶枯死而后花;一茎虚心,有花五六朵并于顶,花七八瓣。古代文献有关鹿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