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药材>刺藜

刺藜
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刺藜

药材名称刺藜

拼音Cì Lí

别名红小扫帚苗、铁扫帚苗、鸡冠冠草、刺穗藜

来源藜科藜属植物刺藜Chenopodium aristatum L.[Teloxys aristata (L.) Moq.],以全草入药。夏秋采收,洗净切段,晒干。

性味淡,平。

功能主治祛风止痒。外用治过敏性皮炎,荨麻疹。

用法用量2两,煎水洗患处。

摘录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
《中药大辞典》:刺藜

药材名称刺藜

拼音Cì Lí

别名红小扫帚苗、铁扫帚

出处《河南中草药手册》

来源为藜科植物刺藜全草。夏、秋采集。洗净、晒干。

原形态一年生草本。高15~40厘米。茎直立,圆柱形,稍有条棱,白绿色,老时带红色,通常无毛,分枝多,开展,下部枝较长,上部枝渐短。叶互生,条形或披针形,长2.5~5.5厘米,宽3~7毫米,先端急尖或钝圆,基部渐狭,全缘,无毛。主脉明显;叶柄不明显。二歧聚伞花序,分枝多且密,枝先端具刺芒,花多数,小形,单生,近无梗,生于芒状小枝腋内;花被片5,狭长圆形,稍具隆脊,背部绿色,具白色边缘,或带红色边缘,内曲。胞果圆形,顶基压扁;果皮膜质。种子横生,边缘有棱,黑褐色。果熟期8~10月。

生境分部生于砂质地、田边路旁,为耕地杂草。分布吉林、黑龙江、辽宁、宁夏、河南、河北等地。

性味淡,平。

功能主治祛风止痒。

复方治风疮疙瘩,荨麻疹:刺藜二两。煎水外洗。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刺藜

药材名称刺藜

拼音Cì Lí

别名红小扫帚苗、铁扫帚苗、野鸡冠子

出处出自《河南省中草药手册》。

来源药材基源:为藜科植物刺藜的全草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Herba Chenopodii Aristati
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收割全草,除去杂质,洗净晒干。

原形态一年生草本,植物体通常呈圆锥形,高15-40cm。茎直立,多分枝,有条纹,老时带红色,通常无毛或有疏毛。叶互生,有短柄;叶片狭披针形至线形,长2-5cm,宽4-10mm,先瑞渐尖,基部狭窄,全缘,主脉明显,黄白色。花序生于枝端和叶腋,为复二歧聚伞花序,最末端的分枝针刺状;花小形,两性,近无柄;花被片5,长圆形,先端钝圆或骤尖,背部稍肥厚,绿色,边缘膜质,果时开展。雄蕊5,不外露。胞果圆形,先端压扁,不全包于花被内,果皮膜质,与种子贴生。种子横生,圆形,边缘有棱,黑褐色,有光泽。花期8-9月,果期9-10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沙质地、田边路旁,为耕地杂草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、华北、西北及山东、河南。

性状性状鉴别 全草灰黄至黄绿色。叶皱缩破碎,全缘。花序生于枝端及叶腋,最末端的分枝针刺状。胞果圆形,果皮透明膜质,与种子贴生。种子圆形,黑褐色,长不及1mm,有光泽。气微,味微苦。

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:①叶上表皮细胞垂周壁平直,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,均有不定式气孔。②胞果表面观:果皮薄膜状,表面皱缩,细胞轮廓不清。③种皮表皮细胞栅状,棕色。④花冠裂片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砂晶。⑤柱头细胞多数是长乳突状。③花粉粒圆球形,直径约20μm,表面隐约可见散孔点。

⑦枝端尖刺,由众多端尖的薄壁细胞组成。

性味淡;性平

功能主治活血;调经;祛风止痒。主月经过多;痛经;闭经;过敏性皮炎;等麻疹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6-9g。外用:煎水洗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灰毛婆婆纳

    药材名称灰毛婆婆纳拼音Huī Máo Pó Pó Nà英文名Greyhairy Speedwell别名青地蚕子出处始载于《中国植物志》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玄参科植物灰毛婆婆纳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

  • 白克马叶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白克马叶药材名称白克马叶拼音Bái Kè Mǎ Yè出处《贵州民间药物》来源为安息香料植物垂珠花的叶。夏、秋采收。原形态垂珠花,又名:白花树。落叶灌木或小

  • 锯齿王根

    药材名称锯齿王根拼音Jù Chǐ Wánɡ Gēn英文名Carallia diplopetala Hand.-Mazz.来源药材基源:为红树科植物锯叶竹节树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arallia

  • 鸭儿芹根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鸭儿芹根药材名称鸭儿芹根拼音Yā ér Qín Gēn出处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来源为伞形科植物鸭儿芹的根。原形态植物形态详"鸭儿芹"条。性味《贵州

  • 巴旦杏仁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巴旦杏仁药材名称巴旦杏仁拼音Bā Dàn Xìnɡ Rén别名八担仁(《饮膳正要》),巴达杏仁(《本草通玄》),叭哒杏仁(《要药分剂》)。出处《纲目》来源

  • 黄桷叶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黄桷叶药材名称黄桷叶拼音Huánɡ Jué Yè别名大榕叶(《生草药性备要》)。出处《草木便方》来源为桑科植物黄葛树的叶。原形态黄葛树(《边州闻见录》),

  • 野甘草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野甘草药材名称野甘草拼音Yě Gān Cǎo别名香仪、珠子草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,假甘草、土甘草、假枸杞(《广西中药志》),四时茶(《闽南民间草药》),冰糖草(《广东中药》Ⅱ),通花草

  • 鳞片水麻

    药材名称鳞片水麻拼音Lín Piàn Shuǐ Má出处始载于《广西植物名录》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荨麻科植物鳞片水麻的全株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Debregeasia squamata king.ex

  • 慈竹箨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慈竹箨药材名称慈竹箨拼音Cí Zhú Tuò别名慈竹笋壳(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)出处《纲目》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慈竹的箨。功能主治①《纲目》:"治小

  • 椴树根

    药材名称椴树根拼音Duàn Shù Gēn别名叶上果根、滚筒树根、家鹤儿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椴树科植物椴树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Tilia tuan Szysz采收和储藏:秋季挖根,洗净泥土,切片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