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药材>团叶鳞始蕨

团叶鳞始蕨

药材名称团叶鳞始蕨

拼音Tuán Yè Lín Shǐ Jué

英文名Orbicular Lindsaea

别名团叶陵齿蕨、鱼眼蕨、螺视蕨、七星剑、月影草、金钱草田螺掩、高脚假铁线草

出处始载于《蕨类名词及名称》。

来源药材基源:为鳞始蕨科植物团叶鳞始蕨的全草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indsaea orbiculata(lam.)Mett.Ex Kuhn
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全草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
原形态陆生蕨类,植株高25-30cm。根茎短而横走,密被棕色钻形鳞片。叶近生;叶柄长5-20cm,禾秆色,下部棕色,腹面扁平或有浅纵沟,背面弧形;叶片纸质,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,长10-20cm,宽1.5-2cm,一回羽状,有时下部二回羽状;羽片15-20对,互生或略斜向上,斜圆扇形或近圆形,基部内缘凹入,下缘平直,外缘圆面有不整齐的尖牙齿,长7-10mm,宽10-12mm;叶脉二叉分枝。孢子囊群沿羽片上部边缘着生;囊群盖线形,膜质,向外开展,边缘有细齿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500-1100m的溪边林下或石上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
性状性状鉴别 根状茎圆柱形,表面密生红棕色狭小的鳞片,基下着生众多灰褐色须根。叶柄长5-11cm,栗褐色,上面有沟,下面稍圆,光滑;叶片长条状披针形,长15-20cm,宽1.5-2cm,一至二回羽状,纸质,灰绿色;叶轴禾秆色,有四棱,羽片有短柄,团扇形,基部内缘凹入,下缘平直,外缘圆而有不整齐的尖牙齿,叶脉多回二叉,扇形;孢子囊群生于小脉顶端的连接脉上,靠近叶缘,连续分布;孢子囊盖线形,棕色,有细齿牙。质韧,气微,味淡、微苦。

性味苦;凉

归经肝经

功能主治清热解毒;止血。主痢疾;疮疥;枪弹伤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9~15g。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。

各家论述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全草:味苦、性凉。有清热解毒、收敛止血及镇痛的功能。用于枪弹伤、痢疾、疮疥等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倒莓子

    药材名称倒莓子别名腺花茅莓、莓子蔓、红莓梢来源蔷薇科倒莓子Rubus parvifolius L. var. adenochlamys (Focke) Migo,以枝叶及根入药。生境分部陕西、甘肃。性

  • 桉树果

    药材名称桉树果拼音ān Shù Guǒ别名洋草果、楠桉果、桉果来源药材基源:为桃金娘科植物蓝桉的果实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Eucalyptus globulus Labill.采收和储藏:夏季或冬季果

  • 楮树白皮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楮树白皮药材名称楮树白皮拼音Chǔ Shù Bái Pí别名谷木皮(《吴普本草》),楮树皮(《别录》),谷白皮(《千金方》),楮白皮(《圣济总录》),构皮

  • 六角英

    药材名称六角英来源爵床科六角英Rungia cantonensis How。生境分部广东。性味微苦、淡,凉。功能主治平肝清热,消积导滞。主治小儿疳积,急性结膜炎,肝炎,感冒,喉痛,颈淋巴结结核,乳疮,

  • 兰香草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兰香草药材名称兰香草拼音Lán Xiānɡ Cǎo别名山薄荷、莸、独脚球、蓝花草、酒药草、金石香、石上香、齿瓣兰香草来源为马鞭草科兰香草属植物兰香草Caryopteris

  • 白三七

    药材名称白三七拼音Bái Sān Qī别名打不死、还阳参、三面七、接骨丹、三步接骨丹、三匹七。出处《陕西中草药》来源为景天科植物豌豆七的全草。夏季采收全草,晒干用或鲜用。原形态多年生草本,全

  • 羚羊肉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羚羊肉药材名称羚羊肉拼音Línɡ Yánɡ Ròu出处《本草拾遗》来源为牛科动物赛加羚羊等的肉。性味《纲目》:"甘,平,无毒。"功能主

  • 流苏子根

    药材名称流苏子根拼音Liú Sū Zǐ Gēn别名癞蜗藤、小青藤、牛老药藤来源药材基源:为茜草科植物流苏子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optosapelta diffusa (Champ.exBent

  • 马桑根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马桑根药材名称马桑根拼音Mǎ Sānɡ Gēn别名乌龙须((草木便方》)出处《草木便方》来源马桑科植物马桑的根,冬季采掘。生境分部产陕西、云南、四川、贵州等地。性状干燥根肥大粗糙,附有

  • 竹(鼠留)子牙

    药材名称竹(鼠留)子牙拼音Zhú ( Shǔ Liú ) Zǐ Yá英文名Bamboo rat teeth别名竹鼠出处出自《陕西中草药》来源药材基源:为竹鼠科动物竹鼠的牙齿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Rh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