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药材>多蒴曲尾藓

多蒴曲尾藓

药材名称多蒴曲尾藓

拼音Duō Shuò Qǔ Wěi Xiǎn

别名大曲尾藓

来源药材基源:为曲尾藓科植物多蒴曲尾藓的植物体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Dicranum majus Turn.[D.scoparium Hedw.var.majus(Tum.)Wahlenb.]
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洗净,晒干。

原形态植物体较大,黄绿色。茎高4-10cm,稀分枝,下部具假根。叶密生,长披针形,叶尖细长镰刀状弯曲,叶缘上部具细齿,中肋细,长达叶尖,背部具刺突。叶片下部细胞长形或长圆形,厚壁,中上部细胞长菱形或长圆形,角细胞分化明显,长方形,由1-3层细胞组成。雌雄异株。蒴柄长2-5cm,常多数聚生;孢蒴长卵形,弓形弯曲,平列或倾斜;蒴齿单层;蒴盖圆锥形,具长喙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林下湿地上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黑龙江、吉林、陕西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

性状1.性状鉴别 本品为数株丛生的团块状,黄绿色。湿润分离后茎长4-10cm,细柔,少分枝,基部密生线状黄棕色假根,叶密生向一侧弯曲,狭披针形,基部较宽,下延向内卷呈耳状,上部渐狭,全缘,上部具锐锯齿,中肋明显,直达叶尖,背面具齿。有的可见多数丛生的细长蒴柄,顶端斜生卵状圆柱形孢蒴,蒴盖圆锥形,具长喙。气微,味淡。

2.显微鉴别 叶表面观:叶细胞长方形,上部为2层细胞,基部具多层细胞,无色透明,稀呈黄棕色。

化学成分多蒴曲尾藓植物体含15种氨基酸,其中主要为精氨酸(arginine),丝氨酸(serine),丙氨酸(alanine),谷氨酸(glutamic acid),天冬氨酸(asparatic acid)。

功能主治清肺止咳。主肺热咳嗽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10-15g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爬山豆根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爬山豆根药材名称爬山豆根拼音Pá Shān Dòu Gēn出处《贵州民间药物》来源为豆科植物三棱枝杭子梢的根。夏、秋采收。原形态三棱枝杭子梢,又名:三棱草、山落花生

  • 衣鱼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衣鱼药材名称衣鱼拼音Yī Yú别名蠹鱼、毛衣鱼、多毛栉衣鱼来源昆虫纲缨尾目衣鱼科多毛栉衣鱼Ctenolepisma villosa Fabr.,以全虫入药。生境分部南北各

  • 串铃草

    药材名称串铃草拼音Chuàn Línɡ Cǎo别名毛尖茶、野洋芋来源药材基源:为唇形科植物串铃草的根或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hlomis mongolica Turcz.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

  • 畲山羊奶子

    药材名称畲山羊奶子拼音Shé Shān Yánɡ Nǎi Zǐ别名牛奶子、斑楂、天青下白、梅梅树来源药材基源:为胡颓子科植物畲山胡颓子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Elaeagnus argyi Levl

  • 奶汁树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奶汁树药材名称奶汁树拼音Nǎi Zhī Shù别名牛奶子树、下乳草出处《江西草药》来源为桑科植物窄叶台湾榕的根及叶。秋、冬采收。原形态灌木,高约1米。枝条带紫红色,折断有白色

  • 绵马贯众

    《中国药典》:绵马贯众药材名称绵马贯众拼音Mián Mǎ Guàn Zhònɡ英文名RHIZOMA DRYOPTERIS CRASSIRHIZOMATIS别名贯众、贯仲来

  • 鸊鷉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鸊鷉药材名称鸊鷉拼音Bì Tī别名鷉、须赢(《尔雅》),刁鸭(《食疗本草》),油鸭(《纲目》),水鸰仃(《医林纂要》),水葫芦(《中国动物图谱·鸟类》)。出处《本草

  • 鸽肉

    药材名称鸽肉拼音Gē Ròu别名家鸽肉来源鸽形目鸠鸽科家鸽Columba domestica Gmelin;原鸽Columba livia,以肉入药。生境分部全国各地。功能主治治妇女干血痨,

  • 红紫珠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红紫珠药材名称红紫珠拼音Hónɡ Zǐ Zhū别名野蓝靛(《广西中兽医药植》)。出处《广西药植名录》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红紫珠的叶。原形态红紫珠,又名:对节树、小红米果、红叶紫

  • 毛木耳

    药材名称毛木耳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银耳目银耳科毛木耳Auricularia polytricha (Mont.) Sacc.,以子实体入药。生境分部夏、秋两季的雨后,产生在山林及庭园中的各种阔叶树的腐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