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药材>大叶凤尾

大叶凤尾

药材名称大叶凤尾

拼音Dà Yè Fènɡ Wěi

别名双凤尾、金鸡尾(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),凤尾草、大叶井口边草、狼牙草(《陕西草药》),井口边草井边草(《云南中草药选》),杂玛冬罗玛切瓦(藏名)。

出处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

来源为凤尾蕨科植物风尾蕨全草。全年可采。鲜用或洗净、切段、晒干备用。

原形态多年生草本,高50~100厘米。根状茎直立,有条状披针形肉褐色鳞片。叶2型,丛生,叶柄禾秆色,光滑;能育叶卵圆形,长25~30厘米,宽15~20厘米,1回羽状,但中部以下的羽片通常分叉,有时基部1对还有1~2片分离的小羽片;羽片或小羽片长15~25厘米,宽6~8毫米,条状披针形,顶部有锐锯齿;不育叶同型,但羽片或小羽片宽1~1.5厘米,边缘有锐尖锯齿。孢子囊群线形,沿羽片顶部以下的叶缘连续分布,囊群盖狭条形,灰色,膜质。

生境分部生于林下阴湿处或石灰岩缝中。分布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区及陕西、西藏等地。

性味甘,凉。

①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:"性平,味甘。"

②《陕西草药》:"味咸,性寒,有小毒。"

③《云南中草药选》:"淡,凉。"

功能主治清热,利湿,祛风,解毒。治黄疸型肝炎,泻痢,水肿,淋浊,月经不调,喉蛾,汤火伤。

①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:"清热解毒,除湿,止血生肌。治咳嗽,淋浊,痢疾,水火烫伤。"

②《陕西草药》:"驱风镇静,调经活血,解毒消肿,止痢通淋。治口眼歪斜,蛇犬咬伤,热淋,泻痢,胸腹胀痛,月经不调,干血痨。"

③《云南中草药选》:"清热,利尿,除湿,止痢。治黄疸型肝炎,急性胆囊炎,扁桃腺炎,痢疾,泌尿系感染,肾炎水肿。"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3~5钱。外用:捣敷。

复方①治毒蛇及狂犬咬伤肿痛:新鲜凤尾草捣成泥膏,敷贴伤处。(《陕西草药》)

②治口眼歪斜:凤尾草三钱。水煎服。(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)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鲤鱼脂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鲤鱼脂药材名称鲤鱼脂拼音Lǐ Yú Zhī出处《实疗本草》来源为鲤科动物鲤鱼的脂肪。化学成分市品鲤鱼l市斤含脂肪15.8克,即3.16%。鲤脂稍有绿黄色萤光,略有旋旋旋旋旋光

  • 开口箭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开口箭药材名称开口箭拼音Kāi Kǒu Jiàn别名牛尾七、岩七、竹根七[陕西]来源为百合科开口箭属植物开口箭Tupistra chinensis Bak.,以根状茎入药

  • 韭菜莲

    药材名称韭菜莲拼音Jiǔ Cài Lián别名赛番红花、旱水仙、空心韭菜、风雨花来源石蒜科韭菜莲Zephyranthes grandiflora Lindl.,以全草入药。生境分部

  • 钝叶草

    药材名称钝叶草拼音Dùn Yè Cǎo英文名all-grass of Helfer Stenotaphrum别名薏米草、鸭口草出处始载于《中国主要植物图说》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禾本科植物钝叶草的全草。拉

  • 疣果冷水花

    药材名称疣果冷水花拼音Yóu Guǒ Lénɡ Shuǐ Huā别名土甘草、铁杆水草、红水疳叶、竹节藤来源药材基源:为荨麻科植物疣果冷水花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ilea verrucosa H

  • 金刚藤

    药材名称金刚藤拼音Jīn Gānɡ Ténɡ别名菝葜出处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来源为百合科植物西南菝葜的根茎。8~9月挖取。洗净,切片,晒干。原形态攀援木本,茎实心,无刺。根茎才;质,结节状。叶

  • 沙前胡

    药材名称沙前胡拼音Shā Qián Hú别名刚前胡、牛叫磨(《内蒙古中草药》),赛防风、假防风、野茴香(《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》),额勒森-照日古达苏(蒙名)。出处《中国沙漠地区药

  • 棉籽

    药材名称棉籽拼音Mián Zǐ来源锦葵科棉属植物草棉Gossypium herbaceum L.、树棉(中国棉)G. arboreum L.及陆地棉(高地棉)G. hirsutum L.的种

  • 过江藤

    药材名称过江藤拼音Guò Jiānɡ Ténɡ别名苦舌草、番梨仔草、蓬莱草、大二朗箭、水黄芹来源马鞭草科过江藤属植物过江藤Phyla nodiflora (L.)Greene [L

  • 朴树叶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朴树叶药材名称朴树叶拼音Pò Shù Yè出处《中国药植图鉴》来源为榆科植物朴树的叶片。功能主治叶汁,治漆疮。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《中华本草》:朴树叶药材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