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药材>大青根

大青根

《中药大辞典》:大青根

药材名称大青根

拼音Dà Qīnɡ Gēn

别名臭根、野地骨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,土地骨皮(《江西民间草药验方》)。

出处《福建民间草药》

来源马鞭草科植物路边青。全年可采。

原形态路边青,又名:大青(《别录》),淡婆婆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青草心,山尾花、山漆、猪屎青、鸭公青、鸡屎菜、鬼灯火、牛耳青、绿豆青、臭大青、大百解。

落叶小灌木。枝条黄褐色,幼时有毛。单叶对生;叶柄被白色短软毛,上面沟状;叶片卵形或椭圆形,长6~14厘米,宽2.5~5.5厘米,先端锐尖至渐尖,基部圆形至渐尖,全缘,罕有锯齿。伞房状聚伞花序顶生;总花梗长5~7厘米;苞片线形,对生;花萼钟状,外被黄褐色细毛,裂片5,三角形;花冠管状,白色,外面有毛,裂片5,长圆形;雄蕊4,着生于花管喉部,花药背着生,花丝细长;雌蕊1,子房上位,花柱细长,柱头两裂。浆果,球形或倒卵圆形,基部具宿存萼。花期6~8月。果期7~9月。

生境分部生于荒地、低丘陵地的草丛中或疏林下。分布安徽、江苏、浙江、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广西、江西、湖南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
性味苦,寒。

①《陆川本草》:"性凉,微苦。"

②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"苦,寒。"

功能主治清热,解毒,祛风,除湿。治乙脑,流脑,感冒高热,头痛,肠炎,痢疾,黄疸,齿痛,鼻衄,咽喉肿痛。

①《植物名实图考》:"治偏头风。"

②《广西野生资源植物》:"洗烂疮。"

③《福建民间草药》:"消炎镇痛,除湿祛风。"

④《陆川本草》:"凉血退热,解皮肤热毒。治斑疹,血瘙,蜈蚣咬伤。"

⑤《衡山民间草药》:"治痢疾,麻疹后之口腔炎,热病头痛。"

⑥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"清热泻火,凉血解毒,散瘀止血。治肠炎,菌痢,咽喉炎,扁桃腺炎,腮腺炎,感冒发热,齿龈出血。"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3~5钱(鲜者1~2两)。外用:捣敷或煎水洗。

复方①治乙脑,流脑,感冒发热,腮腺炎:大青根二两。水煎服,每日二剂。(《江西草药》)

②治热痢:大青根三至五钱。水煎服。(《湖南茹物志》)

③治偏头痛:大青根一至二两。酌加水煎,饭前服。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

④治偏正头痛,高血压头痛:大青根、臭牡丹根各-两,鸡蛋二个。水煎,吃蛋和汤。(《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

⑤治高热头痛等症:大青根五钱至一两,生石膏一两五钱至二两。水煎服。(《中医药研究资料汇编》)

⑥治风湿性关节痛:大青根一至二两,猪脚一只。酌加酒、水各半炖服。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

⑦治肠风下血:大青根、苦参。水煎服。

⑧治顽固鼻衄:大青根、山茅、藕汁。同煎服。

⑨治麻疹以后之烦乱,咳嗽痰多:大青根一两,淡竹叶(有小块根者)五钱,桑叶二钱,栀子五钱。煎汁代茶。(⑦方以下出《中医药研究资料汇编》)

⑩治黄疸:大青根一、二两,猪肝二两,百草霜(农村烧茅柴的锅底烟灰)三钱。加水同煎服。(《江西民间草药验方》)

⑾治胃火齿痛:大青根一、二两。水煎去渣取汤,以汤同鸭蛋两个煮服。(《江西民间草药验方》)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大青根

药材名称大青根

拼音Dà Qīnɡ Gēn

英文名Root of Manyflower Glorybower

别名淡婆婆、山漆、地骨皮、假青根、臭根、野地骨、土地骨皮、路边青、羊咪青、大叶地骨皮、臭婆根、土骨皮

出处出自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

来源药材基源:为双子叶植物药马鞭草科植物路边青的根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lerodendron cyrtophyllum Turcz.

采收和储藏:砟、秋季采挖,洗净,切片晒干。

原形态路边青,落叶小灌木。枝条黄褐色,幼时有毛。单叶对生;叶柄被白色短软毛,上面沟状;叶片卵形或椭圆形,长6-14cm,宽2.5-5.5cm,先端锐尖至渐尖,基部圆形至渐尖,全缘,罕有锯齿。伞房状圆锥花序顶生;总花梗长5-7cm;苞片线形,对生;花萼钟状,外被黄褐色细毛,裂片5,三角形,花冠管状,白色,外面有毛,裂片5,长圆形;雄蕊4,着生于花管喉部,花药背着生,花丝细长;雌蕊1,子房上位,花柱细长,柱头两裂。浆果,球形或倒卵圆形,基部具宿存萼。花期6-8月。果期7-9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荒地、低丘陵地的草丛中或疏林下。

资源分布:分布安徽、江苏、浙江、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广西、江西、湖南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
性味苦;寒

归经心;肝经

功能主治清热;解毒;凉血。主乙脑;流脑;感冒高热;流脑;腮腺炎;血热发班;麻疹肺炎;黄疸型肚炎;热泻热痢;风湿热痹;头痛;咽喉肿痛;风火牙痛;睾丸炎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10-15g。鲜品30-60g。

各家论述1.《植物名实图考》:大青,叶长四、五寸,开五瓣圆紫花,结实生青熟黑。唯成实时,花瓣尚在,宛似托盘,土人皆识之,暑月为饮以解渴。湘人有《三指禅》一书,以淡婆婆根治偏头风有奇效。余询而采之,则大青也,乡音转讹耳。......治偏头风。2.《广西野生资源植物》:洗烂疮。3.《福建民间草药》:消炎镇痛,除湿祛风。4.《陆川本草》:凉血退热,解皮肤热毒。治斑疹,血瘙,蜈蚣咬伤。5.《衡山民间草药》:治痢疾,麻疹后之口腔炎,热病头痛。6.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清热泻火,凉血解毒,散瘀止血。治肠炎,茵痢,咽喉炎,扁桃腺炎,腮腺炎,感冒发热,齿龈出血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龙眼

    药材名称龙眼拼音Lónɡ Yǎn别名桂圆来源见"龙眼肉"。性味甘、平温、无毒。归经入心、脾、胃。功能主治补心脾,益气血,健脾胃,养肌肉。思虑伤脾,头昏,失眠,心悸怔忡,虚赢,病后或产后体虚,及由于脾虚

  • 胡桃仁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胡桃仁药材名称胡桃仁拼音Hú Táo Rén别名虾蟆(《酉阳杂俎》),胡桃肉(《海上集验方》),核桃仁(《纲目》)。出处《纲目》来源为胡桃科植物胡桃的种仁

  • 黄背草根

    药材名称黄背草根拼音Huánɡ Bèi Cǎo Gēn来源药材基源:为禾本科植物黄背草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Themedatriandra Forsk.var.Japonica(Willd.)Ma

  • 天水蚁草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天水蚁草药材名称天水蚁草拼音Tiān Shuǐ Yǐ Cǎo别名下白鼠曲草(《中国药植图鉴》),石曲菇、白调羹(《闽东本草》),山果花、大叶毛鼠曲、碎蚁草、黄花草、碎米花(《江西草药》

  • 石首鱼鲞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石首鱼鲞药材名称石首鱼鲞拼音Shí Shǒu Yú Xiǎnɡ别名白鲞(《尔雅翼》),鲞鱼(《纲目》)。出处《食疗本草》来源为石首鱼科动物大黄鱼或小黄鱼的干制品。原

  • 肿足蕨

    药材名称肿足蕨拼音Zhǒnɡ Zú Jué别名活血草、金毛狗[河南]、黄鼠狼[贵州]、石猪鬃来源蕨类金星蕨科肿足蕨属植物肿足蕨Hypodematium crenatum (Fors

  • 南瓜瓤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南瓜瓤药材名称南瓜瓤拼音Nán Guā Ránɡ出处《纲目拾遗》来源为葫芦科植物南瓜的果瓤。功能主治治烫伤,创伤。用法用量外用:捣敷。复方①治汤火伤:伏月收老南瓜瓤

  • 茅栗仁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茅栗仁药材名称茅栗仁拼音Máo Lì Rén出处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来源为壳斗科植物茅栗的种仁。功能主治①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:"治失眠。茅栗种

  • 姜石

    药材名称姜石拼音Jiānɡ Shí别名沙姜石、礓砾、裂姜石出处1.姜石首载于《新修本草》,列玉石部下品谓:“味咸,寒,无毒……生土石间,状如姜。有五种,色白者最良。所在有之

  • 高山唐松草

    药材名称高山唐松草拼音Gāo Shān Tánɡ Sōnɡ Cǎo别名马尾黄连来源药材基源:为毛茛科植物高山唐松草的根和根茎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Thalictrum alpinum L.采收和储藏: